官媒刊文稱生孩子「是家事也是國事」 網民:子宮是國家的?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官方的生育政策也從計劃生育開始轉向鼓勵生育。
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今發表文章,指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強調生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官方應出台更多政策和保障,以鼓勵年輕人生育。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指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強調生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官方應出台更多政策和保障,以鼓勵年輕人生育。(視覺中國)

文章題為〈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開首先列舉數據,指出中國去年(2017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均有下降。為促進人們生育,許多省份近日並都在其人口規劃中透露,要製定政策鼓勵生育,社會上要求全面放開生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不過,網友卻似乎不是很「買賬」,因為生育成本愈來愈高,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許多年輕人,並不願意要孩子。

文章強調,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中國的老齡化加劇,社會保障壓力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說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國家大事。」

落實政策福利 讓「不敢生」變為「敢生」

文章認為,為保證鼓勵生育政策的落地,地方政府要把政策「落到實處」,而不是「畫餅充飢」。要讓適育夫婦切實感受到政策福利,提高生育意願。為此,應健全社會保障,讓「不敢生」變為「敢生」。很多年輕人不敢生孩子,是因為生不起,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有點超過年輕人所能承受的範圍。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如果政府能夠在這些方面建立品質優良、價格實惠的公共社會保障,那麼對於消除年輕人生育顧慮將會產生正向影響。

文章結尾道,不想生育只是很多人面對巨大現實壓力而被動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面對低生育率,政府應該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文章內容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普遍認為孩子的養育成本才是問題:

6個錢包買了房子,哪裡還有錢包養孩子。
養娃是家事還是國事?
生的容易,養的艱難。
吃飯,住房,教育,醫療等等這些就不是國事了?

有人留言諷刺:

老子生個兒子竟然也能被扯上國事。​
子宮是國家的?
先把疫苗搞好了再考慮考慮。

也有人重提當年的「計劃生育」政策:

那些年,你們抓孕婦去強制墮胎。。。
當初百日無孩的氣魄呢?
上半場:只生一個娃是家事,也是國事!下半場: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還有加時賽嗎?
當初怎麼說的??一人超生全村結紮??
「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全世界最大的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