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湖北發現「寒武紀大爆發」化石庫 BBC:百年一遇研究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近日發表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公布了該團隊在湖北省宜昌長陽地區清江與丹江河的交匯處,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並將其命名為「清江生物群」。
該研究是進化古生物學界又一突破性發現,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更引述一名古生物學家,指出該研究是近百年來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研究。

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發現「清江生物群」,請點擊下圖瀏覽化石標本等圖片:

+4

要了解這次發現的重要意義,首先要知道「寒武紀大爆發」(the Cambrian explosion)。大約距今5.3億年的寒武紀地層中,地質學家發現它在前後2000多萬年時間內突然出現了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一系列動物,如今地球上的動物界共有38個門,而在這個階段的化石中已發現20個現生的動物門類和6個已滅絕的動物門類,但仍有18個現生動物門類尚未在寒武紀找到化石代表。

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需要找到可靠的化石實證。百餘年來雖然此類化石庫在全球各地已發現50餘個,但此前僅有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和雲南省的澄江生物群是「理想的頂級研究目的地」。

53%為全新屬種 物種多樣性極高

而此次發現的清江生物群,在4351件化石標本中,已分類鑑定出109個屬,其中53%為此前從未有過記錄的全新屬種,清江生物群的物種多樣性將有望超過包含布爾吉斯和澄江在內的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紀軟軀體化石庫。

在清江進行勘探的科研團隊。(西北大學官方微信號)

西北大學的張興亮教授有份參與研究,張接受BBC訪問時表示,清江生物群是研究生物早期起源的大寶庫。

另一方面,布爾吉斯和澄江的化石庫在埋藏之後分別經歷了高溫變質、風化作用等嚴重的地質改造,其樣本已無法用於深入開展埋藏學研究。而在清江生物群發現的軟軀體化石,卻奇蹟般地以原生碳質薄膜形式保存了原始的有機質。毫無疑問這裏將為開展埋藏學和地球化學研究,進而開展深入的古環境研究提供理想素材。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動物軟體結構特殊埋藏機制問題,或將在清江化石庫得到破解。

(西北大學官方微信號/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