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語.觀察】「副業剛需」與「斜槓人生」 兩岸青年的職涯焦慮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近期中國大陸流行「副業剛需」一詞,意指在正職之外,副業成為一些人的生活硬性需求,因此不管做什麼工作,再開發另外一種工作是必要的,無論如何都要有「B計畫」(Plan B)。這個詞一出引發廣大討論。9月18日,「下班以後你在幹啥」的話題更沖上微博熱搜,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台灣青年近幾年也流行起與「斜槓青年」,在香港也出現「Slash族」這樣的詞彙。兩岸三地青年貌似對於副業開始有更多討論,這一方面暗示著資本主義社會帶來的全球共同現象;不過有意思的是,另一方面可能也因著兩岸社會環境不同,在這些討論之中呈現些微異同。
撰稿:衛木槿

「斜槓」一詞源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埃爾博爾(Marci Alboher)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 The Original Guide to the Slash Career)。埃爾博爾認為,「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滿足于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選擇以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這些人用斜槓(Slash)來介紹其一連串的頭銜或身份,斜槓青年也認為要在工作之餘,開發另一種職涯能力。

對台灣而言,斜槓青年概念慢慢在社會發酵,坊間與媒體多有文章頌揚這樣的一種概念,認為青年需培養多種能力,體現多元價值。甚至臺灣政府也順勢將這樣的觀念融入政策,比如新北市政府為了培育青年就業,提出「斜槓青年職能培訓計畫」,培養青年多元職能,以利就業。 台灣青年長期低薪並處於經濟發展低迷的狀態,因此整體社會氛圍似乎接受了這樣一種狀態。雖然偶有評論質疑斜槓青年的實質內涵,但對於青年多元職涯規劃基本上是樂觀其成的。

隨著社會發展,許多青年開始在正職之外尋求其他副業。圖為中國大陸青年曾琪,她除了是在鄭州學習程式設計的大四學生外,同時也是一名音樂網紅。(VCG)

將討論的視角轉移到中國大陸,相對台灣而言,大陸低薪與長期景氣低迷的感受沒那麼強。就微博話題「下班以後你在幹啥」的統計,近七成的網友認為下班應該享受生活,而其他三成則認為要學習、工作或是做副業。 而陸續也有評論認為,「副業剛需」這樣的概念可能值得商榷。

比如大陸「新京報」的微信公眾號便認為該不該有副業因人而異,大陸媒體「澎湃新聞」相關評論則指出副業雖然好,但仍需固守主業。也有評論指出,發展「B計畫」需要量力而為,不應該掉入副業剛需的陷阱。

兩岸流行的「斜槓青年」與「副業剛需」,單純就概念上來看本來是好事一樁。馬克思(Karl Marx)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也指出在分工出現之後,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動範圍,這個範圍是強加於他的,他不能超出這個範圍。

馬克思曾稱工業革命後的社會分工為一種「異化」(alienation):「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這種力量現在卻經曆著一系列獨特的、不僅不依賴於人們的意志和行為反而支配著人們的意志和行為的發展階段」,是勞動者不得不接受的結果。(維基百科)

馬克思在文中指出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應該是,「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範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

換言之,人不應該受到活動範圍與領域的限制,可以隨時變化調整活動範圍,同時也可在其中自在變化角色。這一點可能和斜槓青年與副業剛需的概念有所相通。 不過,如果把這概念放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下,進行更細緻地思考,會發現可能並非那麼的理想與樂觀。

從安徽省到天津發展的陳燕是90後,從事殯葬服務為主業,賣蘿蔔為副業,月入15萬人民幣。(VCG)

不論是「副業剛需」還是「斜槓人生」都反映時代的迅速變化與勞動型態的轉變,以往專注固守一份崗位的狀態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多方面的開拓可能性,甚
至青年被期許從副業中產生創新。

斜槓青年凸顯現代社會病徵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為何會有這樣現象發生?為何青年會需要副業或是追求斜槓的多重人生?

事實上,這樣的趨勢亦凸顯現代社會的病徵,一方面勞動無法獲得保障,副業剛需與斜槓人生從正面理解是多元職能培養,但實際可能是收入不夠,或是可能面臨職涯隨時被淘汰的焦慮。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社會極度分工化的社會之下,剝削的手法也越趨細緻,這也導致後來許多非典型勞動型態的出現;而非典勞動又會促成副業斜槓的發展,如此迴圈下去,最終的導向可能仍是「窮忙」一途。

全球資本主義社會導致勞動型態的轉化,促使兩岸青年去思考斜槓人生與副業剛需的問題。不過在這樣的趨勢來臨時,更值得去提問的是,這會是另一個青年的出口,還是另一帖迷幻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