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揚棄自由市場教條 「金融沙皇」三十多年的頓悟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常言道:「經一事,長一智。」隨着知識和經驗的增長,人的心態也往往會出現變化。數年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在其著作《居安思危》的序言寫道,年輕時因有機會出任高級金融官員而氣勢凌人,如今正為過去的傲慢表示懊悔。然而,任志剛改變的不僅僅是他對自己的看法,還包括他的經濟思想。

新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成員,包括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資料圖片﹚

近日,任志剛在網誌上分享了他於香港中文大學「李國章傑出講座」中發表的演辭,指出目前的金融業界裡存在著一種「為自己服務」的文化,並不符合公眾利益,治理機構必須更主動地為市民提供保障,同時確保各個金融中介機構清楚明白自身的存在意義,使金融回復原來的基本角色,服務於實體經濟。上述立場顯然與他最初信奉的自由市場主義存在一定差別,少不免會惹來「轉軚」的質疑。但如果這是一次實事求是的修正,徹頭徹尾就是一件難得的好事,根本沒有甚麼值得可笑。

亞洲金融風暴來襲,香港股樓齊跌,經濟陷入蕭條。(美聯社)

事實上,任志剛的經濟思想在過去數十年皆連續不斷地變化。在幾次金融危機裡,自由市場至高至上的想法都經受不起考驗,每一次衝擊都為任志剛帶來了新的體會。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進步。

最初,任志剛對自由市場原則深信不疑,甚至對政府是否應該在危急狀態下採取行動,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也有所猶豫。香港政府在1998年動用外匯基金大量購入股票,遏制衝擊港元的炒家,任志剛覺得這次出手違反了他一直堅持的原則,繼而在金融管理局的網誌稱「那感覺就像你最需要你那忠實的老朋友,他卻對你不顧而去時一樣失落」。但後來他明白到,再好的市場也不時會出現失效的情況,有悖於公眾利益,而修正的力量只能來自政府,因此他開始承認干預或參與市場措施有存在價值。

2008年的金融海嘯推動任志剛進一步考量市場失效和危機的根源。他發現,「自由」及「競爭」或許會令市場在資源分配上較政府機構更具效率,但當中產生的各種創新意念,也有可能演變成風險的根源。市場失效往往源於政府未有「為大眾利益而駕馭金融市場的威力」。

這個結論是他近年針對金融體系進行結構分析而得來的。他多番指出,金融業者不必然依靠促進資金融通來賺取利潤,他們也可以純粹根據自己的利益行事,利用信息不對稱和各種帶有欺詐成份的手段謀取私利。因此,自由市場有時候會成為一些金融業者佔領道德高地和逃避政府當局監管的幌子。任志剛遂呼籲政府以「強大的政治意志推動革新」,並認為它的參與不必然降低市場運作效率。他不僅提出規管金融中介機構的激勵機制,亦主張由官方機構提供以至營運各種金融基建,藉此令金融模式變得公平和可持續。

任志剛對自由市場的新看法不僅僅適用於金融領域。在其他經濟領域,香港社會一樣經常面臨私人利益和大眾利益的衝突。遺憾的是,政府以往總是祭出自由市場的教條,消極處理有關問題,任由市場被一些強勢的參與者操控,市民在享受到市場高效分配資源的好處之前,已淪為任人宰割的俎上之肉,最終導致社會瀰漫著一股反商仇商的情緒,對立日深。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經常強調政府介入的執行成本及可能出現的市場扭曲,卻從不提起社會撕裂的代價相當沉重:動蕩的局勢損害商業和金融這兩條香港經濟命脈,最終所有人都成了輸家。

經歷金融海嘯後,民眾對於華爾街大行及不少大企業都非常不滿,特朗普以體制外造反者的姿態成功吸引選民,但在辯論上未有提出更具的體的政綱。(美聯社)

對於如何處理一大堆積累已久的問題,任志剛的心路歷程已給予政府莫大的啟示:未來的施政必須從改變經濟體系的結構着手,方能探索出治本之道。可惜,現屆政府高級官員頓悟所需的時間,似乎要比任志剛長得多。以今年的《施政報告》為例,儘管行政長官提到政府要積極發揮在多項事務上的角色,但前提是「維持自由市場經濟」,大有重彈「積極不干預」老調的味道,很難稱得上急香港所急。要市民繼續在原有的結構中「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無異於水中撈月。

任志剛曾在媒體上撰文表示自己的言論不再像以前一樣權威,但其實他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產生影響力。任志剛擔任行政會議成員,深得行政長官信任。倘若任志剛能夠多與行政長官分享他對「市場」的認識,推動政府革新經濟思維,實為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