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過節駛大咗? 逾6成受訪者每年都試過「一時快感」式消費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臨近大時大節,鬆下「荷包」滿足自己,十分正常,但小心過猶不及!

MoneySmart最新調查訪問香港人有關消費習慣及個人理財的狀況,結果反映港人偏向在現在好好享受人生,甚至寧可放棄穩健理財。調查顯示,全數受訪者曾衝動消費,並因而感到財政壓力,以及近半數受訪者對來年稅季未有充分準備等,都揭露了種種消費者面對的財政危機。

26%受訪者 半年內縱有負債仍享樂消費

當被問及「他們希望從財富中得到甚麼」,最多受訪者表示希望「善待自己、享受生活」。不過,這樣做似乎要付出「代價」,26%的受訪者表示於近半年,即使正值負債或仍在償還信用卡款項,亦曾作享樂式消費。其中,更有一位正負債的受訪者以24萬元巨額購買美容療程,約相等於一般香港人的15個月月薪。同時,每4名受訪者就有1位申請個人貸款繳交稅款。

調查顯示,全數受訪者曾衝動消費,並因而感到財政壓力。﹙資料圖片﹚

MoneySmart︰社交媒體誘人過度消費

另外,受訪者中,雖有49%想過没有債務的生活,47%期望有更高的經濟能力照顧家庭,及30%希望於預算內有效地花費金錢,但現實上的消費數據卻與這些理想大相逕庭。

MoneySmart指出,社交媒體的「點讚數」是過度消費的一大因素。被問及「有多常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產品、體驗及旅程」,約45%的受訪者表示每年1至2次,15%受訪者則為每月1次。同時,有5%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天都花費在社交媒體內看到的產品上。

另外,對於「薪金的去向」,23%的受訪者把薪金最大部分用於旅行,有16%則主要花費在高級餐廳的美食上。調查結果同時反映,承擔家庭開支、子女學費及長輩的生活費已被居於次位。相比起家庭負擔,年輕的新一代更重視活出自我。

曾申請個人貸款的受訪者中,有26%受訪者用以繳付稅款,而25%受訪者則用於償還信用卡款項。﹙資料圖片﹚

31%受訪者稱僅有足夠儲蓄

曾申請個人貸款的受訪者中,有26%受訪者用以繳付稅款,而25%受訪者則用於償還信用卡款項。此外,數據反映不少港人缺乏理財計劃,20%的受訪者仍未為來年稅季打算,也有19%受訪者為支付首期稅款而煩惱。

「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對香港人的財務管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31%的受訪者表示僅有足夠的儲蓄,27%受訪者的個人財務僅在控制之內,而有11%的受訪者則已受財務困擾,並依賴信貸解決「一日三餐」等日常基本開支。

除此之外,62%的受訪者每年作1至2次帶來一時快感的消費,卻造成日後的財務問題,而38%則為每月最少1次衝動消費。當中,17%的受訪者每月作多次衝動消費,更有6%自認為「頻繁衝動消費者」,每周衝動消費數次。總括而言,全數受訪者都因盲目消費而感到財政壓力。

MoneySmart香港總經理尹子良指出,香港生活指數高企,儲蓄甚為艱難。不少港人感到置業等長遠目標,在居高不下的樓價下根本難以達成,順理成章地捨棄長遠目標,擁抱「及時行樂」的消費態度。他補充,消費所帶來的短暫快感,往往導致往後債務纏身,又稱港人應重新正視掌握理財,避免債務引致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