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大股東擬賣盤 上市四年嚷「分手」三大原因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翠華控股(1314)上市4年不到,股價急跌,業績「走樣」,日前大股東更發出通告,放風賣盤。從當初受港人力捧,走到現在光環褪色,再放棄「一生一世」,01記者歸納出三大原因,原來翠華賣盤,一早有跡可尋。

翠華是香港唯一「做到上市」的茶餐廳。(翠華FB)

茶餐廳可謂香港文化的瑰寶,名副其實「梗有一間喺左近」,其中翠華餐廳堪稱業界奇葩,走出高格調路線,更創出所謂十大「名菜」,包括奶油豬仔包、至潮魚蛋片頭河、秘製海南雞飯等。

港人起初一致力捧,集團得以於2012年11月登陸港交所,成為本港至今唯一上市茶餐廳,上市編號「1314」。主席李遠康當時解釋,翠華成立40多年來,陪伴港人走過不少風雨,希望可以繼續陪着消費者「一生一世」。然而,4年不到,翠華業績已開始「走樣」,股價亦由2013年11月高見每股5.6元,一度跌至上月底的1.2元,市值蒸發逾60億元。昨日,大股東發出通告擬賣盤,「相愛很難」,有三大原因。

原因一:急擴張 純利率逐級下跌

上市後的翠華,一片雄心,在中港兩地大肆擴張。4年不足,集團分店數目由32間增加至61間,分別於中、港、澳三地擁有35間、24間及2間分店。不過,做大個餅,不一定會賺多。2013年度至2016年度,翠華的營業額由10.8億元升至18.7億元,上升72%,但期內開支同樣大增,三大成本,即租金、員工薪金及食材分別上升103%、78%及61%。

成本激增的結果是, 純利率下降。事實上,翠華的純利率自上市以來,拾級而下。由2012年度的13.6%,降至2016年度的3.9%。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全年業績數據,翠華盈利按年下跌54%至7,168萬元,是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倒退。

自由行人數下跌,翠華業績亦受到打擊。(資料圖片)

原因二:自由行效應減弱

作為本港茶餐廳的表表者,翠華也算是自由行受惠股。翠華位於中環威靈頓街的分店,鄰近夜蒲勝地蘭桂坊,早年已成為不少明星名人「醫肚」的好去處,並漸漸走紅,後來成為內地旅客自由行來港的「景點」。

可是,隨着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香港取消「一簽多行」,翠華的業績亦受到影響。今年6月,集團發出盈警,便稱因「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和「中國內地旅客人數下跌」,溢利將大減超過五成。

原因三:管理層頻換馬 白交一年租

除了業績數據不理想外,翠華近年亦多次高層換馬,駱國安和何庭枝先後在2014年和2016年辭任行政總裁,5位創辦人兼大股東中的兩位,張偉強和何庭枝亦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張偉強更於2015年底辭去非執董職務。

可能因為管理層大執位,顯得無心戀戰,翠華較早前就被揭發,在尖沙嘴赫德道租了李遠康妻子陳彩鳳的舖位一整年,卻沒有開舖,白交租金一年,惹來不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