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去年逾9成新增職位是農夫 過半「無人工」 揭韓國經濟悲歌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最新就業調查顯示,韓國去年增加最多的就業崗位是農民,佔到新增就業人口總數(6.3萬人)的93.7%。背後反映的是出口受壓、生育率低迷下的經濟負增長困局。

韓國《中央日報》委托了自由韓國黨議員秋慶鎬對各地區就業調查的統計原始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農作物種植者」,即耕種穀物、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的工作人口增加最多,約5.9萬人。會計和財務的增幅排名第二,銷售、經營、護理與衛生服務的就業人數也有增加。

與此同時,不少行業都出現了就業減少的情況,商店銷售人員減少約6萬人,汽車駕駛員減少4萬人,餐飲業人員、家政、保姆、老師、婚禮與殯儀業人員數量也有減少。部份原因是韓國最低時薪有所上調,且韓國人愈來愈少結婚和生育,令出生率急跌。

據韓國統計院數據,韓國去年出生人數便較2017年大跌8.6%,全年新生嬰兒只有32.69萬人。韓國生育率僅0.98,創有紀錄以來新低,比日本還低。

做農夫並不如數年前的韓劇《摩登農夫》般歡樂,不少韓國人是被迫回家務農的。(劇照)

韓國經濟出現負增長

《中央日報》續分析指,韓國的農業從業人口於2016年前一直持續減少,至2018年出現大幅上升,相信是因為外面就業情況不佳,所以不少失業人士選擇回到在農村的家幫忙,令農業人口突然大幅增加,這些新增的從業人口,每周工作18小時以上,但54.3%只是幫親人務農,並沒有薪水,遠稱不上是理想的工作崗位。

事實上,韓國的經濟實在不容樂觀,今年首季GDP增長為負0.3%,時隔5個季度後錄得負增長,遠低於經濟學家估算的增長0.3%。其中一個原因是中美貿易糾紛,令半導體行情低迷,拖延到韓國製造業。今年首季韓國出口大跌2.6%。

韓國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便顯示,大部份韓國企業對未來一個月的經濟前景十分悲觀,韓國6月份企業信心指數(Business Survey Index)由本月的77下降到73,指標分數於100以下便屬於「偏向悲觀」。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據報高達24%,若中美貿易戰持續,韓國出口和經濟料會繼續受壓,韓國經濟前景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