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中國夢 和其背後的124家供應鏈公司

撰文:李文杰
出版:更新:

《金融界》今日報道,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就曾表態,希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交通運輸成本、進口關税等整體造車成本,在中國市場用更低的產品價格吸引消費者。

特斯拉的三季報讓人喜出望外。在諸多亮點之中,實現了1.43億美元的盈利固然驚喜,但更讓人驚歎的是,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已經啟動試生產。本次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控制運營成本、降低費用方面出現了本質的改善。

從公司業績體現中國供應鏈效率

此時距離特斯拉宣佈這家工廠獲得許可僅僅過去了168天。毫無疑問,中國製造產業鏈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在這一工廠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深挖特斯拉超級工廠背後的產業鏈公司,就會發現,和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相比,汽車在產業鏈的長度和深度上要遠遠超過智慧手機,有望持續受益的供應商名單也更長。

如同蘋果和華為拉動了一整個產業鏈的繁榮,有理由期待,特斯拉所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將會提振與傳統汽車製造截然不同的全新產業鏈。

上海助降低公司運營成本

2019年以來,在特斯拉多款車型降價的背景下,特斯拉能夠取得盈利更加不易,這表明公司運營已經有了本質上的改善。上海工廠開工以後,特斯拉的運營成本還將持續降低。

由於Model 3售價更為親民,主打性價比,是特斯拉力推的爆款車型,因此在這個時間點上,這款車型能否在上海工廠順利量產並交付,對於現金流緊張的特斯拉來說,無疑是一個關於生死的重要節點。

2015年,中國市場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中國消費市場無疑對馬斯克吸引巨大,但整個鏈條中,最重要的還是供應鏈的重組。

具體來看,其供應鏈涉及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十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一百餘家。

藉助中國生產實現降價?

其中,特斯拉的核心技術供應商大部分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中國國內企業大多作為二級原材料供應商進入供應鏈體系。目前特斯拉最核心的鋰電池組中,鋰電池PACK的製造商是日本松下、正極材料和隔膜供應商為日本住友化學,負極材料的供應商為日本日立化學,電解液由日本三菱化學生產。

電池組中,只有電池連接器是由中國的長盈精密提供,而蓋板和保護殼由旭升股份提供。

馬斯克曾經承諾,要將Model 3的售價降低至3.5萬美元,徹底打入中國市場。就目前看來,Model 3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且仍有盈利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藉助中國工廠和中國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