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企業真復甦? 標準普爾︰去年下半年違約率低得不尋常

撰文:蔡啟明
出版:更新:
中國工業企業下半年盈利情況見改善,大大改善了企業債務問題,惟標普質疑有關數字的真確性及持續性。(路透社)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駐香港企業評級業務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Lee對外電表示,鑑於2016年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加上企業經營環境未見改善,因此去年下半年中國企業債務違約數字之低是「極不尋常」。他又強調,目前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及槓桿比率持續高企,相信中國本土債券違約情況將會惡化。

違約宗數遠遜預期

根據該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中國地方債券違約數量僅錄得12宗,遠低於上半年的19宗。這些數字令一眾外資大行及評級機構大跌眼鏡,以高盛為例,該行此前預測2016年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的違約金額將達到539億元人民幣,足足接近2015年的3倍。

分析師抱持的理據是,人民幣大幅貶值導致償還美元債券的成本上漲,而且受產能過剩之苦的企業盈利環境未見改善,進一步放大債務槓桿;而且隨着中國經濟下行,國內對「殭屍企業」的破產清算及兼併重組工作未見積極,單是去年4月便東北特鋼、中鐵物資等便已經引發了一波違約潮,當時彭博便預測中國非金融類公司必須在下半年償還創記錄的2.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

經濟學者︰國外機構錯判形勢

然而,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較早前便撰文駁稱,標準普爾對違約的定義與中國官方銀行不盡相同,前者往往是按30天寬限期作為預測估算,但中國銀行卻是按90天作為基準,因此造成了訊息上的不吻合。

而且,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萬億元人民幣,由2015年下跌2.3%反彈至增長8.5%,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2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3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亦錄得42.9%增長,反映產能過剩行業盈利表現有着飛躍式的進步,大大改善了企業的償債能力與償債意願。

黃志凌指,「隨著經濟改革和債券市場調整的深入,預計未來仍將存在一些違約個案的發生,但違約總體風險相對可控,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債市違約潮,出現系統性債務償還危機的概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