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嚟.一】一家七口同一屋簷 90後望有私人房:睇AV都方便啲

撰文:盧君朗
出版:更新:

半夜3點左右,Keith躡手躡腳從客廳走進睡房。房間漆黑一片,透過從窗戶流竄進來的微光,他隱約看見蜷縮在床上的姐姐與姑姐,打着小聲的鼻鼾。他摸着冰冷的梯子,緩緩爬上碌架床上層。然而,無論他多小心,始終無法避免床身搖晃,以及床架發出「吱吱」的突兀聲音。他爬上床,發現鼻鼾聲停了,其中一人翻了個身。Keith躺下良久,慢慢進入夢鄉回到那間泛着黃色燈光,只有他和朋友的房間裏⋯⋯

Keith從小到大,都與父母、姐姐、姑姐、祖母,以及傭人一起生活。一家七口人生活在一個800多平方呎的私人屋苑單位裏,看似面積不小,但除以人頭計算,每人的空間也不過是百多平方呎,房間數目更遠不足夠:父母一間、祖母一間、傭人有一間狹小的工人房,他、姑姐和姐姐塞在一間房裏。他自小就有個心願——能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哪怕只是斗室也好。「擁有自己的房間並非必然的事情,只是想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原來這麼困難。」長大後的他失落地說道。

小時候,Keith經常羨慕擁有自己房間的同學,也因為不能請朋友到家中玩而不開心。(盧君朗攝)

不能請朋友作客感自卑

Keith自小與家人一起生活,七人住在同一屋簷下。他自言小時候從沒想過要一個房間,直到長大後到訪朋友家時,他才發現別人都擁有自己的房間:「覺得佢哋有自己一間房好好,喺裏面做乜都得,又可以自己裝飾房間,放各種擺設。」接着反觀自己只能把心愛的模型放在客廳的「公家」櫃上,幻想有天能將它們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展示,便隨即又意識到,原來自己不只沒有房間,就連擁有書桌的機會也很渺茫。

屋小人多,導致Keith從小不敢邀請朋友到家中作客:「覺得屋企人會介意,也不想騷擾他們,因此從未提出;對同學都說家中太多人,不方便。自己心中有條刺,會唔開心,但又解決唔到。」眼看朋友都擁有自己的房間,自己卻只有一個床位,使他成長期間一直有着莫名的自卑感,有時他跟朋友說:「好想有機會請返你哋去我度玩」。可是他很清楚,短期內這都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據青年協會2010年關於青年居住問題的調查,訪問了520名18-39歲搞年,當中294人與父母同住。半數受訪者表示有打算搬離原家庭自住;主要原因為:想過獨立生活(31.1%)、想有私人空間(29.1%) 和結婚/準備結婚(27.7%)。

除了溫書不方便,連看AV也要待到三更半夜,還不能全神貫注,要防備家人突然走出客廳。(盧君朗攝)

客廳半夜提心弔膽看AV

沒有房間,對於一個逐漸長大的男孩子,在生活方面有多不便?當家人在共用的房間中換衣服時,Keith要退避,自己也要特地到廁所換衫;幾乎所有物品都要放在客廳,出出入入可能只是為了取一支筆;早上因爭廁所用而遲上學;交了女朋友,但不能帶回家,必需每次計劃外出行程。

中五為了準備DSE考試,Keith曾嘗試在客廳溫習,卻發現客廳總是熙來攘往,母親看電視;父親斟水;傭人做家務走來走去。電視聲談話聲腳步聲地板傳來些微的震動;不斷進出他視線範圍的人影,一切一切都擾亂着他的思緒,他根本無法集中精神讀眼前的書本。也是從這時起,Keith開始夜歸,寧願留在學校、自修室、Cafe,也不想回家,他亦開始察覺自己不只是想要一間房,而是需要一間房。

在無數個半夜,Keith關上客廳燈,輕力關起客廳與走廊的門,以確保要是有人從房間經過走廊進入客廳時,他會清楚聽到開門聲。然後,他走回唯一的光源——電腦螢幕前,戴上一邊耳機,開始看AV。由於螢幕正對着那道走廊門,他要隨時保持警覺,亦只能戴上一邊耳機。「要睇咸片真係好唔方便,等到好夜,家人總是問我點解咁夜唔瞓,每次支吾以對,又要關門,又要隨時準備家人出廳時關掉影片。好彩,而家有Smartphone,可以喺廁所睇。」Keith不禁大笑起來,這笑容,卻摻雜了一份苦的況味。

剛進了大學,Keith得知可以申請住宿舍,回想家中各種生活不便,他二話不說便遞表申請宿位。雖然仍要兩人共用一間房,但至少他能有自己的書桌、衣櫃,可以請同學、朋友到房間作客,玩到通宵達旦,不必慎防夜歸而不小心吵醒家人⋯⋯自從入住宿舍後,他暗自下了決定,他決定畢業後跟朋友一起合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