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水貨行內術語原來係咁解 導演:戲名有雙重意思!

撰文:劉希彤
出版:更新:

「走水貨」是在香港頻繁發生的事情,尤其是鄰近邊境的地區,經常看到很多人大箱小箱地將貨物運回內地,甚至一日走足幾轉以賺取更多金錢。
由內地新導演白雪執導的新戲《過春天》,講述「單非女」佩佩,趁着往來上學的路途「走水貨」賺快錢,原來片名「過春天」正正就是水貨客行內的術語。

《過春天》由田壯壯監製、新晉導演白雪的首部作品,電影入選柏林影展「新生代」單元。(劇照)

電影講述16歲的佩佩(黃堯 飾)是一個「單非女」,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內地人,她在香港讀書,朋友圈子生活全都在香港,但她的家卻在內地。每天由深圳跨境到香港上學,為了實現與好友Jo(湯加文 飾)到日本賞雪的約定,四出打工做兼職,靠自己努力賺錢。一次誤打誤撞之下,她發現跨境之路竟可成為賺錢捷徑,她開始冒險走私水貨手機,慢慢地似乎在「走水貨」的過程找到自己,漸漸沉溺在虛榮的快樂、更與帶自己走水貨的「阿豪」產生朦朧的好感。

戲中用了不少行內術語,導演指戲名「過春天」更有雙重意思。(劇照)

「過春天」有雙重意思
電影《過春天》的片名,導演白雪解讀這個用語其實是有雙重意思,「過春天」在戲中不只一次出現,有一次船河派對結束後,走水貨的古惑仔對阿豪說:「過春天見。」之後,阿豪帶佩佩一起去見走私集團時,江美儀飾演的「花姐」以及她的手下,都多次說「過春天」。其實,這個詞語是水貨客間的暗語,表示成功帶貨過關,走私的物品過了海關,就是過了春天。

更多《過春天》的劇照:

+2

導演白雪指,另外一個意思是,每個人的成長或是人生總需要「過」一個什麼東西或事件,只要過去了便是春天。所以「過春天」這個詞語,在戲中也可以套在女主角身上,意思是她闖過青春的關卡。

「單非女」佩佩,趁着往來香港和內地上學的路途「走水貨」賺快錢。(劇照)

「大水塘」與「小水塘」
其次,大家可能在戲中也有聽到「過水塘」這個詞語。其實,這也是水貨客行內的術語,以「大水塘」、「小水塘」去形容不同的海關檢查區。例如在走水貨時,水貨客會提醒同行「大水塘」﹑「小水塘」應該靠哪邊走,避免在較大的X光機檢查,務求貨物不會被檢查或扣押。

據知,一般水貨客一旦進入「大水塘」,其貨物如違規問題嚴重,多數都會被扣押;相反,如果在「小水塘」,貨物如非嚴重違規,被「放生」的機會就較大。

江美儀飾演的「花姐」在戲中是「水客」組織的大家姐。(劇照)

「水客」與幕後老闆
而一般在講述走水貨的活動時,走私者會被稱為「水客」,其走私的貨物就叫「水貨」。有指,有些「水客」規模大,組織亦嚴密。有老闆在背後控制入貨﹑聘用「水客」走私出入境﹑以及找人在境外接貨﹑甚至監視之後的銷售過程。這些幕後老闆,多數不露面,就像戲中的「花姐」江美儀,只在背後操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