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名導賈樟柯嘆港產片流失本土性:為適應大陸市場妥協

撰文:佘漢姬 謝雅妍
出版:更新:

賈樟柯,內地名導演,國際影展的常客,一直以當代中國社會寫實的故事為拍攝基礎,無論電影說的是過去抑或未來,通通與現實緊扣,反映當代人的情感與生活。他與香港的關係似遠還近,作品在香港得獎,透過港產電影和音樂了解這裏的文化。對於曾經被稱為「東方荷李活」的香港慢慢失去舊日的光輝,賈導演別有一番睇法。

在內地名導賈樟柯眼中,亞洲電影之間有很多可比性。(黃國立攝)

「做評審不比較缺點」

來自山西的賈樟柯在2007年曾經憑《三峽好人》這部作品拿下首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10年後的今日,他身分改變了,升格成為評審團主席。用過來人的雙眼審視他人的創作,賈樟柯指自己不計較缺點,在意的是每部電影值得嘉許的優點。「我會去感受每一部電影的優點,其實你看提名的影片類型很多元,是完全不同的類型,所以要用開放的心態去接受不同的作品,尋找它們不同的優點,然後再考慮哪些優點需要繼續鼓勵和肯定。我常說我不喜歡比較缺點。」

亞洲電影大獎不經不覺來到第11屆,今年重回香港這片創辦地,賈樟柯對此感觸良多。「我自己在90年代末開始電影工作,那個時候會參加很多影展,去柏林、去威尼斯、去多倫多參加影展。因為發現會碰到非常多亞洲的同行,同時亞洲電影亦在這些地方大放異彩,我覺得亞洲算是電影業非常活躍的區域。所以到香港突然舉辦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的時候,我立刻覺得是很好的一個idea,因為把亞洲各個地區的影片放在一起來進行交流,互相促進,特別有意思。讓導演們有交流的機會,才能一直保持亞洲電影的活力。通過比賽,我們在彼此身上學到很多。亞洲電影之間有許多可比性,因為生活習慣、社會蠻相似的。你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講自己的故事。」

賈樟柯為今屆亞洲電影大獎擔任評審團主席。(黃國立攝)
踏入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移師回香港舉行。(黃國立攝)

相信香港電影人的創造力

可惜的是,作為主辦地,月初公佈的最佳電影入圍名單,並沒有香港的代表。難道香港電影已經失去吸引力了嗎?賈樟柯解釋,不能以偏概全地去思考這件事:「每一個地區每一年的拍攝情況的確不太一樣,有時候會突然不太活躍。但我相信香港電影人的創造力,因為有那麼多的好作者仍然在拍片,像許鞍華導演今年將有新片推出,很多導演都有新片。只是剛好2016年大家處於籌備或者休息的階段,它不代表一個地區不行。當然不是說香港電影沒有危機,那已經是老問題了。」

賈導演再補充,不單單是香港,亞洲各個地區的電影業都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最近這些年,香港、台灣的電影因為要適應大陸市場,變成有很多妥協,有很多創意方面的妥協。那是滿可惜的,包括本土性逐漸的失落。你看大陸電影有很明顯的一個缺點就是在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背後,製作比較草率,拍攝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令到總體電影的質量沒有很高。」

20多個年頭的電影歲月,賈樟柯自問「忠於自己對中國社會的理解」。(黃國立攝)
港產電影雖面臨危機,但賈樟柯相信只要電影人保持創作力,未來還是有希望。(黃國立攝)

不過,賈導演認為亞洲電影在國際視野下還是有優勢的。「亞洲電影有兩點是最強的。第一,對社會跟人的關係有敏銳的觀察。因為亞洲一直是社會比較不平靜的地區,很多國家還在發展之中,人們生活在激烈的變革裏。所以亞洲電影呈現出來,不論是甚麼類型的影片,它都在談人跟社會的關係。另一優點是拍攝類型電影的能力。比如說日本、韓國、香港有很多恐怖片、黑幫電影,還有印度那邊的歌舞片,這些類型一直是亞洲電影的強項,作品總是能夠為這些古老的類型注入新的創意。」

在人人都有手機的現在,新媒體和網絡平台重新聚集觀眾,反過來塑造電影,賈樟柯希望人們更努力發掘電影的可能性,拍出更多新的亞洲電影,延續這股獨有的力量。

賈樟柯認為電影這個媒介還有很多可能性,寄語年青人盡力去發掘。(黃國立攝)
賈樟柯的作品多以時間和感情為主軸,滲透導演對社會的看法,圖為《山河故人》劇照。
許鞍華(左)是賈樟柯最欣賞的香港電影人之一,新作《明月幾時有》預計今年內上映。(微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