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Haculla:向社會比中指卻愛家的紐約人

撰文:張凱祺
出版:更新:

Haculla紐約不紐約?雖然圑隊裡一個是華裔面孔,一個卻來自委內瑞拉,仍不減其高濃度紐約血脈的DNA。

攝影:Jimmy Kung

(左)Jon Koon-Haculla創作總監及設計師。
(右)Harif Guzman-藝術家,近年將塗鴉作品呈現於Haculla時裝系列。

Harif Guzman過往的藝術作品:

Haculla是有趣的圑隊。單看衣架上的塗鴉和綴飾,能斷定這是專屬於街頭叛逆少年的系列,能想像他們穿着Haculla在路邊肆無忌憚的比中指、套上尖削牙套唬嚇旁人、使勁地搖晃噴漆罐準備在破牆塗上宣言。再欣賞Haculla為連卡佛設計的數座藝術裝置,乃是臨開幕前夕Harif的創作成果,將原來只屬紐約街頭的塗鴉面孔帶到香港,原來具破壞性且象徴反叛的塗鴉,今次卻給人一種孩子淘氣感。

Harif的藝術作品是獨特、浪漫、非常紐約。
Jon Koon

説Jon是設計師?稱他為企業家更合適,16歲起從事品牌監製的工作,搜羅及購買各大奢侈品牌,重新擬定銷售策略,而「Private Stock」是他個人男裝品牌,鼓吹反零售概念,旗艦店位於紐約SOHO區,是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工作室前址。在公在私,Jon都是徹頭徹尾的時裝人,家裡更收藏海量服飾珍品,自言對數字極敏感的他説:「我很頑皮!如果是限量款,那代表它的獨特性,那是値得收藏於衣櫃的好東西。當然,每次選物都要忠於自己,選一件對自己有意義的。」而Haculla為連卡佛獨家設計的系列,全球僅有30至40件,都是他倆忠於理念的創作,拒絕迎合主流大量複製生産,Jon解釋皮褸上的圖案:「這是來自抽象的概念,塗鴉不一定要有筆觸的線條,濺上墨水也是有趣的創作。」

受在印刷店工作的父親影響,小男孩的Harif已志在機械、工藝與創作,長大後將生活接觸的普普藝術、現代拼貼元素融入創作裡,二創朋克風的塗鴉自成一角,使他成為近年備受注目的藝術家。問到時裝與藝術創作的分野,Harif回答:「將我的創作由牆壁上轉而應用在衣服布料,是需要另一套技巧,這是Jon在這裡的原因。走到街上見到自己的塗鴉,都讓我回想起創作背後那段故,比如和女朋友發生了什麼事、那天是陰是晴、差點被警察抓到的經歷。至於將藝術在服上呈現,可讓更多人接觸,見到別人將Haculla穿得很有風格,亦是對我的一種賞識吧!」

Harif五歲從委內瑞拉移居紐約,自此以美國為家;父母均是香港人的Jon在紐約土生土長,一口純正美國腔的他,21歲才學習廣東話,他倆似乎與令人神往的NYC注定是密不可分,故訪問時劈頭第一句就問:「紐約最正和最討厭的是什麼?」開放接受新事物和四通八達的城市規劃,都是讓Harif在紐約過得自在的理由:「要我數它的不是嘛……除了垃圾臭味,我會説是城市發展導致士紳化,舊區重建後生活指數直線上升,趕走許多正冒起的有才華的年輕人,只剩下有錢人。不過我比較樂觀,而且我大部分時間都專注創作新事物,還未認真追溯這現象的根源。」至於Jon則對紐約繁華與喧嘩感到着迷,形容它是個推動人攀爬的齒輪:「當自小在這地方成長,你會強烈感受到生活都是一場競賽,可是pressure makes diamond,受壓也是好事。」同時,讓他遺撼的是,繁華只是外殻,城市過度膨脹掏空了文化的底蘊:「曾是廢墟、瀰漫工業惡臭的SOHO區,孕育了不少本土的偉大藝術家,如今物質主義和商業化讓人槁木死灰,昔日沿着石板路通往的工廠畫廊,都變成Chanel Tiffany。不是不好,人口多了,但帶走了人文而空虛了。」不知不覺鑽進了沉重的話題,筆者想了又想,他們口中的紐約實況,何不同樣發生在我們身處的城市?何不同樣令有心人眉頭深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