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空間、空間 - 專訪Mim Mak

撰文:莊納
出版:更新: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做時裝設計對於Mim Mak來說,就是一門找尋空間的藝術。方法A不行轉Plan B,此路不通總有捷徑。香港物理上很淺窄,但Mim MaK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這是她一路走來秉承的宗旨,也是她作品的主題。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Mim並不是讀時裝設計出身的紅褲子,她最初唸graphic design,出社會後做的卻是手袋設計。從畫紙樣、做草圖的過程中,Mim發現時裝設計的三維空間,遠比grpahic design的二維空間更適合她發揮,對客、對廠也是她的那杯茶,職業生涯就此換跑道。

做時裝設計,大部份設計師都會希望專注一點,但Mim卻不是那麼想。手頭上已有不少工作,但她還走去幫食品品牌當顧問,負責整個品牌形象。我問她這樣會不會影響到時裝設計師那道「氣場」,她說為什麼不?「這不只是一份工作,還是一個可以探索更多新事情的機會。譬如我認識到A,他可以介紹F、G給我,其實整個network就會擴大,可以接觸到不同合作的機會就更多。」──空間的藝術。

Mim Mak SS2017的Mainline以做時裝設計會經常接觸到的速遞做主題,為了要適應香港的悶熱天氣,服裝都設計闊身,線條筆直簡單,hip位的剪裁也是十分充裕,穿在身上散熱快。

速遞主題與高級時裝的有趣交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SS17的速遞主題,融入時裝裡感覺很有趣(香港01龔慧)
今季Mim設計的靈感(香港01龔慧)

Mim的衣服一直都不是貼身的緊密剪裁,她做設計時心中的理型,是闊的、大的衣裳,在走動時衣服看上去可以有一種空間流動的感覺,她覺得這種模樣的時裝,更加引人入勝,有更多幻想空間──又是空間的藝術。

空間充裕的剪裁(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01龔慧)

出來自己做品牌打拼,Mim除了美學上的考慮以外,也要顧及商業運作的持續性。香港人看不起香港時裝品牌,她就自己去找新門路,發現原來全世界都是一樣,過江龍永遠新鮮過地頭蟲。她去巴黎擺booth,發現原來那裡對香港設計師關注度頗高,也找到showroom幫她接歐洲客的單。

內地不用說,跟著貿發局到內地trade show,香港兩字的金漆招牌一樣受歡迎,上海也即將有她的showroom。但欣賞還欣賞,在內地展出時客人喜歡她的設計,但覺得價錢貴,她就多開一條second line,價錢更相宜,客人也更爽手──都是空間的藝術。

Second line的風格與Mainline迴異,但回應也很好(香港01龔慧)

Mim Mak不斷地轉變、適應,並不是放棄原則,而是因為她認為時裝設計不只是一門藝術,終究也是為改善他人的生活,為他人而做的。她說香港的時裝設計教育一直都沒有讓學生認識市場和時裝的關係,不少學生在學校躊躇滿志,但直到面對市場時,才發現自己的東西不被接受,對個人的信心打擊是很大的。這未必是個人或大眾的問題,而是香港不少學生都只可以困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他們從沒有機會裝備自己在更廣闊的空間行走。這番話Mim說得真切,我想大概是因為她也許是曾經狠狠地摔過的人。

香港已經不是大的地方,但不代表就要限制自己的活動空間、思想空間、學習空間。Mim Mak找到了自己的空間,也許我們也應該抱住同樣的想法:多走幾步海闊天空。 

Mim Mak品牌HANG的銷售點:

WOW- Walk On Water
K11 Branch:Shop 101, 1/F, K11 Select, K11 Art Mall, 18 Hanoi Road, TST, Kowloon, HK.  Tel:+852 2893 9116
Fashion Walk Branch:Shop B,1/F, 11-19 Great George Street, Fashion Walk, Causeway Bay, HK.  Tel:+852 2898 2926

Photographer: VIC YU
Make up: EMILY CHAN
Hair: SZE WAN
Model: DAHSA T/ SOFIA T
Graphic design: ALEXANDER TSANG
Styling: HEIDI CHAN
Production assistant: ALEXANDER TSANG/ HEIDI CHAN/ RIELLE LO/ SALINA S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