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滔:他設計,所以存在

撰文:陳樂兒
出版:更新:

時裝設計之路,有時候並非所有人都會崎嶇不平,也不一定是曲折迂迴才叫人折服感動。對於鄧曉淊(Otto)來說,17年來的時裝設計生涯一直都走得順理成章,你可以說他是被眷顧的幸運兒,但也不要忽略了他逆水行舟的故事。所謂「不進則退」,不論是設計還是經營品牌,他都緊隨時代步伐而改變,一如他的設計概念——I Create therefore I am,以創造來肯定自己的位置。

今年已入行17年的Otto,同時負起Lu Lu Cheung及個人品牌Oplus2的設計工作。
「唔鬧唔得大」,正是練就了自己不怕尷尬的性格。
Otto Tang

闖過木人巷,練就好武功

因為貪靚,Otto中學之後便修讀了時裝設計專業,不但以一級榮譽畢業,還隨即加入了本港著名設計師Lu Lu Cheung旗下,其後參加過數個本地時裝設計比賽,亦取得好成績,2007年更贏得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YDTA),前往巴黎深造。前年,Otto亦開設了個人品牌Oplus2。你說他順利嗎?絕對是的。你問這麼順利有什麼值得好看?拜託,又不是看電影,生活就是細水流長的啊,反而愈看似平淡的故事才愈見設計真章。

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Otto所言:「有雕琢才會成長。」在時裝業中,僅憑設計創意是不夠的,還牽涉紙樣、打版、縫製等一系列工序,可是他在修讀時裝設計時,學校卻沒有教授相關製衣技巧和知識,每每到了要呈交作品時,便是一大挑戰。他形容當時猶如入了「木人巷」,需要用到什麼物料、找什麼師傅、廠家全部都要自己去尋覓。讀書時,他只需向教授介紹自己的靈感和主題,但真正與師傅、工廠溝通時,那一套概念性的語言當然不管用。試想想,如果你對一個車衣姐姐形容成品需要很解構性、很Punk、很歌德,誰會理解?Otto認為新世代的設計學生擁有的資源很多,學校都給予了充足的渠道,反而削弱了他們與不同人溝通的技巧,他說:「唔鬧唔得大,這正練就我現在不怕尷尬的性格」——被罵、被拒絕,也是一種成長經驗。

但是真正的「打大佬」,始終在工作以後才出現。剛入行的前三年,是Otto最艱辛的時期。不但在溝通、磨合的問題上需要花費更多精力與時間,更曾被人問過:「你有無諗過轉行?」不過,這句於他正是激將法,讓他推動自己要做得更好,不能被人小看。如今他的事業得意,是靠一步一步穩打穩紮打回來的成果。

在電子化年代,Otto仍是習慣隨身携帶一本visual diary,可以隨時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香港的根與苗

有人說香港設計沒有特色,有人說香港設計已死,Otto卻抱有正面的想法:「香港歷史不長,但正因為『新』,才可以帶來一些新鮮的衝擊。」

他接着分析說香港人較少支持香港時裝,限制了本港設計師的發揮平台,很主要原因是大家不認識香港時裝,認為沒有特色。我們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設計總覺得別有風格,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文化根基也相對較強,對設計來說是一種主要的靈感來源,這是香港先天欠缺的條件。香港以往也有一些獨特產品,如紅A膠製品、駱駝牌水壺,但缺乏「品牌」概念,所以也不像其他地方的designer label那樣突出。其實香港設計水平一點也不差,而且正因為沒有前人包袱,才可以讓香港一眾設計師更天馬行空,發揮想像力。

以往香港是個轉口港,很多來這裡生活的人只是視這裡為中轉地,亦有許多移民。香港,仍像是一株初生幼苗,你要讓她的根緊抓土壤,總要給予一定的時間吧?這棵幼苗雖然長得比較慢,但相信給予足夠的養分、陽光和水,定能茁壯成長。

香港有什麼不輸?相對起歐洲的空間感、日本的整潔,香港其實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存」。Otto平常喜歡行山,把自己從繃緊的工作中釋放出來,尋找香港被忽略的美景,小小島城,卻有世界級地貌。香港的生機不少,唯看大家如何保護她。

Otto參展Confluence‧20+展覽的其中一套Oplus2作品,以「Capture of Life」為設計靈感,把自己的攝影作品以數碼打印的方式印在服裝上。他在大學二年級時曾修了一個攝影課程,以自此便培養了攝影的習慣。他尤愛拍攝一些靜態、自然風景,這件衣服上的風景便是拍下了巴黎的藍天。而衣服背面也有另一個領口,可以有多樣穿法。
另一套參展服裝則以摺紙元素為靈感,以不對稱剪裁來打破沉悶,變奏出不同效果。

理想與麵包的平衡

在香港有一個問題是各行各業都不能避免——租金。經營一個時裝品牌,在未賺到客時,就已經把大部分成本送給地產商,不過Otto卻相信愈固執愈有出路,不服輸的性格驅使他愈難愈要做。既然遇到難題,就要想方法去解決,不能只顧抱怨。

在平衡自己的設計理想與市場需求時,Otto自有一條方程式,既不侵蝕自己的設計想像力,又穩住品牌發展。在看時裝展或設計畢業展時,總能看到一襲又一襲浮誇華麗的服裝,但搏得了眼球就搏不了市場。他深明此道理,所以在開店時早設定不同層面的推廣方式,浮誇設計用來製造市場話題,只會佔店內產品的20%,而一些貼地、可穿性的高的設計則佔70%,以此來平衡藝術與商業的雙線發展。行外人也不需把設計看得太虛,覺得「fashion嘅嘢我識條鐵咩」,其中還是有許多實在的元素在內。

左邊兩套衣服屬Oplus2品牌,右邊兩套則屬於Lu Lu Cheung品牌,可以見到兩個品牌設計風格不同,也是打進不同顧客群的策略。

不被看好如何?經營環境困難又如何?遇到問題還是要直接面對啊。外人看鄧曉滔的設計路好像一帆風順似的,但其實一直處於逆流而行的小舟上,只是他的心態與磨練驅動他繼續划槳前行,繼續堅持時裝設計,所以才有"I Create therefore I am”的鄧曉滔。

 

場地及展品由Confluence‧2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