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蘿蔔顏色與荷蘭之迷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紅蘿蔔是我們日常會吃到的蔬菜之一,不少嗜吃蔬菜的人皆視之為佳餚。除了口味佳之外,紅蘿蔔鮮橙的顏色令人印象深刻。但原來紅蘿蔔本身並非橙色,只是在歷史的巧合下成為今日我們所看到的樣子。

我們今日所吃到之「紅蘿蔔」體呈橙色,是由人工栽培的作物品種。野生的「紅蘿蔔」根據不同的品種有相當多的顏色,包括白、紅、黃、紫等。公元6世紀希臘的《醫藥學》(De Materia Medica)就附有橙色的人工蘿蔔插圖,說明了很早便已出現了橙色的紅蘿蔔。不過,橙色當初並不非主流,事實上各地還有各「色」各樣的紅蘿蔔。而西歐的紅蘿蔔則是由北非的伊斯蘭教徒傳入,原來主要為紫色。

從北非傳入歐洲的紫色「紅」蘿蔔。(網路圖片)

大約在17世紀,在荷蘭人積極地改良品種和推廣下,今日所見橙色的紅蘿蔔才取代其他顏色的紅蘿蔔而成為主流。其實,很多我們現在吃到的植物,都並非自然的品種,而是經歷了人類長期改良品種所得的。品種改良一般都有經濟的原因,包括提高產量,改良口味,強化對蟲害和病害的抗力等。但非常特別地,紅蘿蔔的改變在經濟上沒有具體的作用,卻意外地與歐洲的歷史有妙微的關係。

「奧蘭治」——荷蘭與橙色的緣分

荷蘭的代表顏色是橙色,從荷蘭的足球隊服以及節慶時人們所穿着的衣服等都可見一班。故此荷蘭人將紅蘿蔔「染成」橙色似是相當「符合國情」。但話說回來,為什麼荷蘭要以橙色為主題顏色呢?其實這與荷蘭立國的歷史有着緊密的關係。

16世紀初,荷蘭(低地)尚不是獨立國家,屬於西班牙王國的封建屬土(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艮第領)。16世紀後半,基督新教興起引發西歐國際秩序的動盪。荷蘭人原本已不滿西班牙的統治,在接受了新教信仰更與天主教守護者自居的西班牙矛盾日深,終引發了荷蘭的八十年的獨立戰爭(1566至1648年)。

在足球場內的荷蘭支持者一致穿上橙色衣服支持國家隊。(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這種獨立戰爭中,帶領荷蘭人的是一位貴族「奧蘭治親王」(英語:Prince of Orange;荷語:Prins van Oranje,發音近似為「奧蘭治」,與英語的發音不同)威廉一世(1533至1584年)。不過,奧蘭治(Orange)這個地方其實並不在荷蘭,而是在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Provence),是一塊小封地。威廉只是剛巧因封建繼承的關係而得到這個頭銜和封地。但隨着荷蘭獨立戰爭中威廉和其後人的貢獻,「奧蘭治」這個名號漸漸成為荷蘭統治者或是最有力人士的固定頭銜,也是整個低地新教徒的精神代表。

有趣的是,奧蘭治這個地名與荷語中的橙色(也可以是植物上的橙)的併寫剛巧一樣為「Oranje」(德語與法語:Orange)。故此雖然兩者的語根和來源沒有關連,但荷蘭人卻將兩者連結在一起,將橙色視為荷蘭的代表顏色。早期荷蘭所用的旗「親王旗」中的橙色就代表了奧蘭治家族。

帶領荷蘭從西班牙獨立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這種獨立戰爭中,帶領荷蘭人的是一位貴族「奧蘭治親王」(英語:Prince of Orange;荷語:Prins van Oranje,發音近似為「奧蘭治」,與英語的發音不同)威廉一世(1533至1584年)。不過,奧蘭治(Orange)這個地方其實並不在荷蘭,而是在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Provence)的一塊小封地。威廉只是剛巧因封建繼承的關係而得到這個頭銜和封地。但隨着荷蘭獨立戰爭中威廉和其後人的貢獻,「奧蘭治」這個名號漸漸成為荷蘭統治者或是最有力人士的固定頭銜,也是整個低地新教徒的精神代表。

有趣的是,奧蘭治這個地名與荷語中的橙色(也可以是植物上的橙)的併寫剛巧一樣為「Oranje」(德語與法語:Orange)。故此雖然兩者的語根和來源沒有關連,但荷蘭人卻將兩者連結在一起,將橙色視為荷蘭的代表顏色。早期荷蘭所用的旗「親王旗」中的橙色就代表了奧蘭治家族。

早期荷蘭所使用的「親王旗」。(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封建制度日漸崩解後,奧蘭治的領地合併入法國當中,而奧蘭治親王則成為一個「無地虛銜」。但由於奧蘭治之名在低地與新教世界有着重要的意義,歐洲的貴族仍然積極爭奪這個頭銜的繼承權。1815年時,荷蘭的統治者威廉稱王,是為荷蘭國王威廉一世(作為奧蘭治親王他是威廉五世,與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並非同一人)。自始之後,「奧蘭治親王」成為荷蘭王儲的封號一直至今(相當於英格蘭的「威爾斯親王」)。

現任奧蘭治親王(荷蘭王儲),荷蘭的Catharina-Amalia公主。(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更多荷蘭相關文章:

荷蘭究竟是Holland還是Netherlands?

海盜船為何會飛?

【耶穌會與歷史】《沉默》背後的大國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