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MeToo】曾遭性騷擾 女醫師愧疚當年沉默:我們都不是無辜

撰文:馮翠山
出版:更新:

「Me too(미투)!With you(위드유)!」
檢察官徐智賢(서지현)今年一月在節目中披露性侵經歷後,韓國不論演藝界、文學界、法律界及政壇等女性,紛紛站出來參與這場#MeToo運動。於三八婦女節當日,韓國首爾光化門廣場有上百人齊聲喊出這兩句口號,為這群勇敢的女性打氣。
有人形容#MeToo運動是韓國民主新浪潮。然而這群受害女性公開所經歷的痛與淚,真的撼動到國家根深柢固的重男輕女觀?《香港01》專訪兩名韓國專業女性,了解她們對#MeToo運動的看法。

孔政玉去年接受《香港01》專訪,分享自己在勞工組織「半導體勞動者健康與人權守護聯盟」(SHARPS)義務工作時,協助三星患病工友的經歷。(李澤彤攝)
我肯定,99.9%女性都有一個被性騷擾或性侵犯的故事。
韓國職業治療師孔政玉博士

女性就是「麻煩」

韓國性侵個案之所以普遍,其中一個主因是重男輕女觀,此外韓國人更長幼分明。換言之,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職場上,一位年輕女性的地位比所有人要低,最容易被人看小、甚至欺壓。即使是懸壺濟世的醫學界也拋不開這種偏見。

為韓國職災性白血病受害工人對抗三星的民間組織SHARPs領袖、韓國職業治療師孔政玉,受訪時起初對#Metoo運動並沒有太多感受,只輕描淡寫指自己支持運動,但沒有參與其中。不過,當話題轉向她的學業及職場經歷時,她愈說愈起勁。

「90年代的醫學院中,部分學系從不接收女學生。」傳統觀念認為,女性要結緍、懷孕,男人沒那麼「麻煩」,女性因此被慣性歧視。「現在我是一個有權力的人,我的社會等級挺高。」不過作為女性,孔政玉年輕時亦曾經捱過一段被人質疑的日子。

韓國檢察官徐智賢在節目中披露性侵經歷後,觸發全國#MeToo運動。(JTBC)

「他們總想找些什麼來貶低我」

「在20幾歲(當醫師)時,有病人問我:『你幾歲?』也有工運人士問我:『你結婚沒?』」對孔政玉來說,問這些問題的人並不是想更了解她本人,而是想借此打擊她 。

「他們想找些什麼來貶低我,因為他們不知道我是專業、高學歷,覺得我只是一個年輕女性。如果我回答說我27歲,他們會說:『太年輕了』。如果我說我還沒結婚,他們會說:『那你仍只是個小孩』。如果我說我沒孩子,他們也會說:『那你還是年輕』。」

在香港,女生被說「年輕」是一句讚美話,但在韓國,尤其對專業女性來說,「年輕」卻是一句貶低她們的話。

韓國大批女性在街頭參與#MeToo運動遊行,反對性侵。(VCG)

果斷拒絕性騷擾

如果我不這樣做,他會把手放在我肩膀,然後放在我的腰、我的臀部。
韓國職業治療師孔政玉博士

這些問題並沒有打擊到孔政玉,反而是一次性騷擾經歷,才令她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弱小。

她26歲畢業,之後到一所醫院當實習生,「當時我與其他比我年長、經驗較多的醫師去吃飯。一位部門主任坐在我身旁,將他的手擱在我的肩膀。」

孔政玉捉住他的手,從自己肩膀放下來,然後望着他說:「XXX醫生,我知道你有一女兒在醫學院唸書,我想你該不會希望看到自己女兒的肩膀被其他男人搭着吧。」那位醫生大笑一聲,然後說:「你太強了。」危機化解。

「如果我不這樣做,他會把手放在我肩膀,然後放在我的腰、我的臀部。」或許正正是這種會反抗、不讓自己吃虧的性格,才會讓孔政玉踏上工運領袖的路。

孔政玉向記者講述自己遭性騷擾的過程。(受訪者提供)

「我們都不是無辜的」

回憶起這段往事後,孔政玉對#MeToo運動的參與者有多一份共鳴。

「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那些受害者多年後仍然會因為那段記憶而抑鬱受苦。因為單單是一個簡單動作,正如那位醫生把手放在我肩膀上只是幾秒鐘,我當下的感覺是:我的天啊!我太弱了。這個男人竟然認為他可以把手放在我身上,我的天!」

一個簡單動作,例如把手放在別人膝蓋上、或是一句具有性含意的玩笑等,足以對別人造成滋擾。然而這個道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明白,尤其是一向視女性「低人一等」的韓國社會。

18年過去,我依然記得當時那個地方、那種感受、還有當時那份緊張。

孔政玉慶幸,那次是她唯一一次蒙受性騷擾的經歷。不過在她心底中,還埋藏了一絲內疚,一絲對#MeToo受害者的慚愧。

「我沒有公開事情,容許那些干犯性騷擾的人繼續他們的所作所為。而那些女性(#MeToo受害者)敢說,這些事要停止。」當孔政玉回望自己的經歷,再想到那些受害者勇氣走出來指控施害者,她充滿悔疚地說:「我不是無辜,我們都不是無辜。」

吳宣榮認為,縱使韓國男女不公現象難以即時有所改變,但#MeToo運動仍然是韓國歷史上一個重要里程。(受訪者提供)

「韓國人未夠成熟接受#MeToo運動」

有人形容這場#MeToo運動是韓國民主新浪潮,令韓國社會真正意識到男女平等及女性權利。然而,一場運動真的能撼動社會根深柢固的重男輕女觀?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吳宣榮博士表示,身邊仍有部分人抗拒#MeToo,「他們不想看#MeToo的新聞,他們很厭惡,認為那些新聞很尷尬、丟臉。」

吳宣榮認為,社會文化不能夠在一夜間改變:「在文化上,韓國人並未夠成熟去接受#MeToo運動。」她指,不少年長一輩認為,這場運動是沒有必要,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小題大做。對他們來說,性騷擾或性侵行為很普遍,甚至是一種習慣。

Apink成員孫娜恩在Instagram上分享生活照時,被網民發現她的手機殼上印有「Girls can do anything」字句。(網上圖片)

女權仍是禁忌 受害者痛與淚盼推倒城牆

早前女團Apink成員孫娜恩在Instagram上分享生活照時,被網民發現她的手機殼上印有「Girls can do anything」字句。一句正面訊息卻被大批韓國網民抨擊是「女權主義」,孫娜恩最後要刪除照片息事寧人。

「韓國人仍然非常保守,未能接受到如同性戀、未婚懷孕等等關係,女權主義對韓國而言更是一個禁忌。即使是21世紀,韓國人仍很難接受女權主義。」

誠如吳宣榮所說:「社會文化不能夠在一夜間改變」。韓國的傳統男女觀念好比一道城牆,時代進步,愈來愈多人渴望拆毀城牆,重獲自由。在這場#MeToo活動中,一個個受害者公開他們的痛與淚,盼望終有一天能成功推倒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