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專訪】不去旅行會死? 現代人對過度旅遊的反思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現代人好像患上「不去旅行會死」的病,鋪天蓋地的旅遊廣告,加上交通很方便,「過度旅遊」對意大利威尼斯、西班牙巴塞羅那等熱門旅遊城市的負面影響漸漸浮現。這種現象可以逆轉嗎?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王劍凡博士熱愛旅遊,一直帶着手執橄欖枝的多啦A夢到訪各地。他接受《香港01》專訪,討論「過度旅遊」與現代人旅行心態之間的關係,一起反思我們作為旅客可以做的事。

王劍凡博士旅行時都會帶着手執橄欖枝的多啦A夢。最近他到帶團到訪俄羅斯,拍到熱門景點聖巴素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附近也遍佈遊客。(受訪者提供)

「如果現在要你放棄旅遊,你願意嗎?」王劍凡博士的一個問題便道破現代人的旅行心態。他本身熱愛旅遊,也坦言它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過度」。

「過度旅遊」的概念早在六、七年前已經有人提出。廉航的興起,人的流動性增加,讓部分城市不勝負荷。

資本主義惹的禍?

資本主義社會下,旅遊商品化成為問題的助燃劑。從歷史來看,旅遊從不是一件樂事:「回顧人類歷史,旅行本身未必是與快樂有關,甚至很多時是較負面。你看古人離開中土到絲綢之路沿途的危險。為什麼要在敦煌建造如此多的佛像?都是為要保佑他們。」但資本主義造就廣告,以至近年關鍵意見領袖(KOL)的誕生,不斷向大眾洗腦,讓人產生一種「旅行等於快樂」的錯覺,也視旅行為辛勞工作的補償。但其實,去旅行不保證會快樂。

意大利威尼斯可算是過度旅遊的「重災區」,旺季期間旅客更迫滿街道。(Getty Images)

不存在「必去」景點 旅遊體驗「很個人」

旅遊節目和KOL推介的景點,便是如今深切體會到「過度旅遊」後果的地方。很多人看到「必去」、「必食」、「必玩」等的事物便會蜂擁而上,就如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由寂寂無名變到聲名大噪。王劍凡認為所謂的「必去」只是噱頭,不代表每個人也要追求同樣體驗:「有些人覺得去旅行要看某些東西才叫『值得看』。我相信這就是景點的形成,也是『覺得景點是一定要去』這種概念對人的影響。但開玩笑地說,景點的定義就是去過一次就發誓不會再去的地方。」

旅行對部分人來說是一種擴闊眼光的體驗,對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喘息放鬆的空間。但背包客和「鴨仔團」之間,其實未必需要二分:「這是一種價值判斷,覺得背包客較優越,但其實意義不大。有些人到莫斯科看到『洋蔥頭』就已經滿足,但我想我們沒有權否認他們對此的追求。」甚至背包客有時或者也想簡單地當一名觀光客,其實不用分得那麼細,而彼此對「過度旅遊」也抱有同等的責任。

旅行到景點「打卡」原則上不是一種罪,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旅行的目的,也不需要盲目跟從坊間推介的「必去」景點。(Getty Images)

既然「打死都要去」 抱持為人着想的心

回到最初的問題,相信很多人也不會放棄旅遊,也代表現代人對旅遊已有一種既定心態。即使有人提議開發其他旅遊點,如建議人前往法國旅遊時前往尼斯等城市,而不到巴黎,但民眾也只會先到巴黎再到尼斯。他們不放棄巴黎,正如我們不放棄旅遊。王劍凡認為,「過度旅遊」現象已經不能逆轉,只能以助推的方式慢慢改善:「對某些人的教育,多設關卡,例如多於某個噸數的遊輪不能泊岸、對某些景點限制每日遊客數目等。」

要舒緩問題,旅客可以一步一步由個人做起,盡量使用陸路交通、光顧當地小店、避開旺季和熱門景點等都是可以考慮的起步點。但要假期寥寥可數的人用十數天乘坐火車到歐洲旅遊卻是不切實際。如果時間有限,甚至局限於旅行團的框架內,至少可以對當地人表達出多一份友善。

無可否認的是,旅遊的確有令人着迷的魔力。它讓人與日常生活切割得以歇息,也讓人見識到世界原來可以如此不一樣。沒有人會否定旅行帶來的正面影響,但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考慮到旅行背後可能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