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室】「山竹」大戰「佛羅倫斯」 颱風、颶風有何分別?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香港周日(16日)或受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據報其威力比現時吹襲美國東南部的颶風「佛羅倫斯」(Hurricane Florence)更強,對港澳台及廣東地區構成極大威脅。
但到底我們所說的「颱風」與北美洲的「颶風」有甚麼不同之處?

超強颱風「山竹」的路徑圖,預料它掠過菲律賓後,為香港及澳門等地區帶來巨大威脅。(香港天文台網站截圖)

換上不同名字的熱帶氣旋

簡單地說,無論是颱風、颶風或是氣旋,它們都是指在熱帶海洋上產生、每小時中心持續風速最少達118公里的氣旋,統稱叫熱帶氣旋,但名稱因應地區而異。例如在西北太平洋產生、威脅亞洲地區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颱風」;而在北大西洋、東北太平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形成的熱帶氣旋則稱之為「颶風」。

兩者的「身份」會根據太平洋的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而有變化, 如果颶風由太平洋東面經換日線吹向西面,它就變成颱風,反之亦然。

而印度洋的情況則有點不同,在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及阿拉伯海(Arabian Sea)產生的熱帶氣旋,只會統一稱為「氣旋風暴」;印度洋以南和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則會按照規模,分別稱「熱帶氣旋風暴」或「強烈熱帶氣旋風暴」。

颶風佛羅倫斯吹向美國東南部的路徑,雖然它的威力有減弱迹象,等級亦由第四級降至第二級,但其威脅仍然存在。(美國國家氣象局網站提供)

等級「各處鄉村各處例」

熱帶氣旋除了叫法不同,分別標準亦有差異。北美洲是以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Saffir-Simpson scale)分成5級,例如正威脅美國的「怪物」佛羅倫斯曾經升至4級,即是指風速每小時介乎209至251公里之間,其破壞力非同小可,而它目前已經稍為減弱至第2級,每小時風力仍達154至177公里。

日本氣象廳監視的熱帶氣旋則按照風速,分別歸類為「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和「強烈颱風」四種。至於風力較弱、每小時風速低過118公里以下的熱帶氣旋則分別歸類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和「強烈熱帶風暴」。

另外位於夏威夷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的分類系統相近,不過只有「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颱風」和「超級颱風」四級。順帶一提,周三(12日)接近香港的「百里嘉」屬熱帶風暴。

面對超強颱風「山竹」接近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未敢怠慢,他在馬尼拉的國家減災風險管理委員會與官員商討對策。(美聯社)

風季主要在夏天

北半球的熱帶氣旋一般都是在夏天出現,因為這段時期的空氣與海水溫差最大,海面氣溫在攝氏27度以上,地面和高空之間風速偏差不大等條件,有利形成熱帶氣旋。不過北美洲與亞洲的風季時間則稍有不同。2018年的大西洋風季是在6月1日至11月30日,而太平洋地區則較早完結。雖然全年都有任何時間打風,但通常都是在5月至10月出現為多。香港曾經在1974年12月2日遭受颱風艾瑪吹襲,需要懸掛3號風球,是二戰後最遲懸掛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看更多颶風及美國當地情況,請點擊下列圖輯:

+2

為甚麼叫颱風?

大家對熱帶氣旋有不同稱呼,這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據香港天文台介紹,颱風的英文名稱「Typhoon」早在16世紀末經葡萄牙人傳入西方,根源可能來自中文的「大風」(tai fung)或阿拉伯文的「ṭūfān」。

颶風(Hurricane)則取自16世紀西班牙文的「魔王」(huracán);而氣旋(cyclone)一詞就在18世紀末由印度的英國官員取自希臘文,意思大約是「像圓圈段移動」。

除此之外,它們的命名方式亦有一套守則,名字都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名單決定,不過一些造成大規模傷亡及劇烈破壞的熱帶氣旋名稱,如海燕(2013年吹襲菲律賓和中國海南及廣西等地,導致超過6300人死亡)、卡特里娜 (2005年吹襲美國,當中新奧爾良成為重災區)等,則被永久除名。

無論熱帶氣旋的名字和等級如何,民眾都不應該掉以輕心,避免人命和財產遭受損失。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大氣層外拍攝颶風佛羅倫斯接近美國東南部的照片,其風眼位置清晰可見。(路透社)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