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線上問診」興起 隔空睇症處方能否藥到病除?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今次武漢肺炎疫情,中國全國各省各市都延遲上班,各戶在家「隔離」,13億人進行了一場人類大實驗——足不出戶的生活模式。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也為內地線上商務打開了大門,淘寶、京東、騰訊遊戲都在那段「閉關」時期孕育起來。這次,除了線上辦公、線上點餐、線上授課,火熱起來的還有線上問診、線上處方,連帶中港兩市的互聯網醫療股份上升。

然而,這類線上醫療服務是否有助舒緩中國「基礎醫療」(primary care)不足的問題,並把模式推至海外。隔空會診及配藥的方式又是否安全可靠呢?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國,為發展「線上醫療」提供了一場實戰測試。(新華社)

說起線上買藥,在網購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的中國內地可謂普遍不過,但對於香港讀者而言或者有點陌生,可分享一次在溫州的經歷。筆者疑因吃下不潔淨的食物,肚痛難當,腹瀉不斷。有人建議我去醫院看急症,我認為自己患的只不過是普通的腸胃炎,毋需大驚小怪,於是托朋友買藥。翌日,朋友幫我在網上藥局點的藥,就由外賣APP的快遞員送到:白色背心膠袋裏,載着一隻隻「紙元寶」,每包裏面有幾顆顏色不同的膠囊藥丸,以及三四顆烏黑、味道濃烈的正露丸,估計都是非處方藥物。

既沒藥物標籤,也沒服食指引,憑個信字盲吞了一劑,結果吃過三四劑已藥到病除。朋友說,這種網上買藥方式相當普遍,就算夜半生病不適,按按手機就能有藥物速遞到府上。眾所周知,內地的APP網上點餐及外賣已做到成行成市,想不到「醫病」竟與「醫肚」一樣方便。

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導致中國全民隔離,一方面成了各種線上產業催化劑,另一方面,互聯網醫療行業也被激活。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春雨大夫等線上平台,一下子火熱起來。

就以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丁香醫生」為例,初期是提供藥品訊息查訊及安全用藥的輔助工具,到2016年7月起開辦在線問診的服務。如今打開丁香醫生的程式,既有全國疫情實時地圖、防疫建議、健康資訊、防疫用品網購服務之餘,還有「三甲」醫生24小時在線問診,一次收費約數十元人民幣(一般是以圖文訊息交流,亦有電話問診),由用家自行選擇各專科醫生。然後,就是開藥服務,自備處方可免問診費,若沒處方則需要醫生檢視,下單後就由順豐速運統一發貨。

也許你會懷疑,在線上睇醫生是否太兒戲了?畢竟網上看病跟「淘寶」買衫是兩回事,前者「貨不對辦」隨時耽誤病情。的確,在今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線上問診還不算普及,使用率偏低。

丁香園的首席使用者增長官叢露露在去年初的發布會亦透露,早期多數使用者的回饋是「花錢問了跟沒問一樣」,三大原因包括:醫生回覆太短,只開處方,不分析病因;病人資訊太少或病情太複雜,醫生無法判斷;醫生的回覆跟網上資訊無異,用家認為欠缺被「個性化」對待。丁香醫生及後針對這些方面提升服務後,復購率及分享率都大大提升。

江蘇省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增設新冠肺炎的網絡門診,醫生們在線上「看症」。(新華社)

新冠肺炎病徵、傳播鏈不明顯,民眾更易對自身健康感到疑慮,人們因「避疫」不欲親身到醫院求診,卻間接助長了「線上問診」這項服務的使用。

總部位於上海的平安好醫生,股價在二月首兩個星期便升了11%,疫情期間,該醫療平台跟56個各級政府合作,提供網上及電話問診服務,甚至有把求助的疑似個案,聯絡了疾控中心安排病人隔離。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濤透露,由1月22日至2月6日期間,新增用戶的日均問診量,比起1月頭20天激增了九倍。平安好醫生於日前公布2019年業績,淨虧損為7.34億元人民幣,但他們預期在2021年就能達到收平衡,看好線上醫療的發展。

疫情期間全民「閉關」,醫療物資的運輸格外重要,也是一次壓力測試。(新華社)

另一方面,線上問診在內地之所以有市場,也可追溯至醫療體制本身的弱點。醫療體系是以公營為主,*「三甲醫院」、「三甲醫生」本身就供不應求,三四線城市或鄉郊地區的醫院或衛生所,質素相對參差,口碑不佳。因此,內地民眾一般抱有「小病不求醫」的習慣,自行到藥房買藥食,一般是病症較重時,才會直接到信譽較佳的大型公立醫院,當然非急症情況亦需要較長的輪候時間。

*三級甲等醫院,是內地對醫院按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實行「三級十等」的等級劃分中最高等級的醫院。

線上醫療也許為內地普通科門診、基礎醫療不足的問題,提供了解決辦法。線上問診令更多市民能夠徵詢到專業醫生意見,作用就如本港的私家診所及家庭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提供遠程會診。(新華社)

「我們現在普遍感到看病難、看病貴,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僅佔全國醫院總數8%的三甲醫院,卻要接診超過50%的病患者。」平安好醫生CEO王濤認為,線上醫療服務能緩解中國醫療體系的壓力。「大家都想看好醫生,導致各大三甲醫院人滿為患。一組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就醫的平均排隊時間已經高達3個小時,而平均問診時間不到8分鐘。」

這股「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趨勢也受到國家背書。根據2018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有關意見書,第一點就提到允許醫療機構在實體醫院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包括診治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覆診及處方。這些機構並可以「互聯網醫院」作第二名稱。今次武漢肺炎疫情或者真正打開了線上醫療的需求,以及國民線上問診的習慣,日後或加速了這方面的發展。

藥品管理將會是互聯網醫療重要一環,配藥及派遞工作都需要嚴格管制。(新華社)

當然,互聯網醫療也斷非只有中國在發展,其他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一直在鑽研線上問診及處方的可能。澳洲悉尼大學的普通科(GP)及藥劑學者的研究指出,醫療APP的興起省卻了病人到普通科門診看病、覆診及配藥的程序,顯然是十分便利,但卻不乏缺點:

第一,在新症處理上,沒有醫生病人面對面的看病過程,有可能誤診,並處方出並非最有效的藥物。

其二,普通科醫生一向相信,連續性的護理(continuity of care)相當重要。由同一位醫生跟進病歷及健康狀況,病人往往得到較佳的護理質素,多項調查更指這種做法令死亡率顯著下跌。但線上醫療恐怕會令護理服務「碎片化」,用戶可能同時在網上向多位醫生求診。而這些線上醫生,在缺乏病人病歷等資料下,亦較難作出最精準的診斷。

法國一間醫院測試一套遠程會診的智慧儀器,醫生透過屏幕為病人看病。(Getty Images)

其三,單計澳洲已有成千上萬款處方藥,依靠用家在網上自己選購藥品,很容易買錯。沒有醫護人員或藥劑師親自講解,病人或許不懂計算劑量,甚至不按指引服藥。該項澳洲調查最後亦建議,單憑病人填寫網上問卷去處方的做法,有待進一步深究,最好仍是由自己相熟的普通科醫生進行線上覆診和處方。

由此可見,管制非常重要。由醫生資格,問診方式,以至處方藥物、速遞物流、藥品標籤及服藥指引等,每一環都是宜緊不宜鬆。正如筆者在內地的線上買藥經歷,雖然便利,但既沒藥品標籤,也不知自己吃了什麼藥,好彩是把病治好,但萬一出事也許追究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