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螺、牛尿、木乃伊:古代西方奇葩顏料是怎麼煉成的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說到全世界最知名、最具有辨識度的藝術畫作,除了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年)的《蒙娜麗莎》、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的《星月夜》、《向日葵》之外,在現當代畫作中,就屬挪威藝術家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的《吶喊》最為著名,更被無數現代藝術家二次創作。不過日前挪威蒙克博物館發現,該畫作正隨着時間不斷褪色,畫作上方橙黃色的天空,已逐漸褪成象牙白,引起藝術界擔憂。

經過來自美國的研究團隊分析畫作顏料後,終於找出蒙克《吶喊》褪色的原因。原來當時蒙克使用一種合成顏料-鎘黃(cadmium yellow),這種顏料如果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其化學成分硫化鎘(cadmium sulfide)會氧化成兩種合成化學物-硫酸鎘(cadmium sulfate)與碳酸鎘(cadmium carbonate),導致顏色變成象牙白。

生活在現代社會,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對色彩繽紛的顏料感到習以為常。但在古代,想要讓畫作充滿五顏六色,可要花費不少金錢才能辦到,這是因為在工業革命以前,顏料多從貴金屬中提取。

挪威藝術家蒙克的知名作品《吶喊》,因顏料成分氧化導致褪色。(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上古石器時代的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隨處可得的事物來作畫,法國的拉斯科洞穴(Lascaux)牆上繪有距今17,000年前的壁畫,就是利用當地含鐵的土壤,再和動物脂肪混合而成的顏料所繪製。

在「世界四大古文明」裏,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能熟練地使用天然礦物,透過碾碎、水洗、加熱等工序獲得高純度顏色,因此我們能夠在墓室壁畫、莎草紙上欣賞到各種色彩,其中又以「埃及藍」(Egyptian Blue)最為知名。

藍色雖然是天空與海洋的顏色,但這只是光線散射而成,實際上自然界裏的藍色相當稀少。即使如此,藍天與海水還是帶給藝術家們無數的靈感,為了能夠在作品中重現那無瑕的藍,過去的人們花費不少心力在調和藍色顏料上。聰明的古埃及人,很早就找出製作出藍色的方法。

「埃及藍」也稱為鈣銅硅酸鹽(calcium copper silicate),為人類史上第一種合成顏料。古埃及人把石灰石、沙子與含銅礦物,如孔雀石、藍銅礦磨碎混合後加熱,製作出不透明的藍色玻璃後,再將其磨碎並與蛋白混合,製成藍色顏料並大量運用。

可惜到了希臘羅馬時期以後,埃及藍的製作方式就不幸失傳。之後歐洲藝術家改用相當珍貴、稀少的青金石,作為藍色的原料。

古埃及人十分喜愛「埃及藍」,不僅大量運用在墓室壁畫、神廟天花板,也被用來繪製陶瓷、雕像,圖為古埃及流行的塞尼特棋,棋盤與棋子都是色彩鮮亮的「埃及藍」。(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除了藍色,紫色也是一個難以從大自然取得的顏色,在古代號稱比黃金還要珍貴。最早把紫色製作出來的民族,是腓尼基人(Phoenicia),他們發現骨螺分泌的黏液經過光照後會變成紫色,於是將其做為製作紫色顏料的重要材料,稱為「骨螺紫」(Tyrian purple)。

骨螺紫的顏色與曝曬的時間有非常大的關係,曝曬時間過長或是過短都會影響色澤。根據學者估算,必須要使用數十萬只的骨螺,才能染出一件紫色的羅馬長袍,成本十分昂貴,因此西方才會用「born in purple」(生來戴紫)形容出身高貴之人。

除了曝曬,骨螺紫在製作的過程中,還要與木灰一起浸泡在尿液裏,來調配顏色的深淺,所以古代的紫色布料與顏料大多臭氣熏天。

除了礦物外,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木乃伊除了被歐洲人磨成粉當作藥材使用,後有畫家發現木乃伊可以拿來作畫!據說其色彩豐潤,透明度高,非常適合拿來畫陰影,於是大為流行,更將這種棕色稱為「木乃伊棕」(Mummy brown)。不過隨着埃及考古研究發展,導致木乃伊棕的原料-木乃伊急遽減少、從市面上消失。雖然現在還是可以買到名為「木乃伊棕」的顏料,不過這已是由鐵礦粉混合製成,裏頭不再有貨真價實的木乃伊。

意大利拉温納市(Ravenna)的聖維塔教堂( Basilica of San Vitale) 收藏一幅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the Great,483-565年)的馬賽克鑲嵌畫,畫中所著的紫色羅馬長袍,就是用骨螺紫作為顏料。(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還有一種產自印度、既明亮又通透的黃色,自16世紀以來受到無數畫家的喜愛,這種黃色稱作印度黃(Indian yellow)。是印度農民收集以芒果、薑黃為食的牛之尿液製成,因此也有相當難聞的氣味。不過這種黃色能夠些微溶於水,很適合當作水彩、油畫顏料而被廣泛利用。但是印度黃的製作方式對牛相當殘忍,目前已禁止製造,故現代的印度黃則是透過化學材料混合而成。

蒙克的《吶喊》所使用的鎘黃、梵高鍾愛的檸檬黃,則得益於在鉻鉛礦 (crocoite) 的橘色礦物中,發現鉛與一種新元素-鉻 (chrome),可製作出橘色、綠色與黃色。後來鉻與其他化學材料混合,製作出多種以「檸檬黃」為名的顏料,如鉻酸鋇 (barium chromate)、鉻酸鍶 (strontium chromate),還有梵高最愛用的鉻酸鉛(Lead(II) chromate)都是足以替代印度黃的明亮黃色,其中鋅黃(Zinc chromate),是所有鉻黃之中唯一不具毒性的顏料。而蒙克所使用的橙黃色顏料,則是取自金屬鎘。這是於1817年一位化學家弗里德里希·施特羅邁爾(Friedrich Stromeyer,1776-1835年)所發現的新元素。不過直到1840年代,才被用作顏料生產,但因為稀少導致價格昂貴。蒙克生前絕對沒想到花大把錢買的顏料,在經過長時間的空氣接觸後,會褪成白色。

科技進步與工業革命,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產方式,也為藝術界帶來許多翻天覆地變化,讓畫家們有了方便取得又鮮豔豐富的顏料,不用再為高昂的顏料煩惱,從此作品有了更為絢爛多姿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