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場口罩之辯:濕貨街市的廢存問題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敦促各國關閉濕貨街市這類「危險場所」,以防止下一次的全球大流行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之下,難免讓人詰問要繼續為這類「病毒溫床」而付上多大代價。
然而,濕貨街市在全球定義並不清晰,如香港的濕貨街市並未有出售野味,是否應「一竹篙打一船人」?也有人類學者認為這類街市反映的,或許只是東西文化之間的差異,要求全面關閉是不設實際的。

疫情爆發至今,中國部分街市售賣野味的問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雖然中國上月經已宣布禁止在國內進行野生動物交易,但仍鼓勵出口野生動物的產品。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月初公開呼籲世衛採取行動應對,又重申「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類的病毒從這些地方冒出來」。世衛特使納巴羅(David Nabarro)亦表示,雖然組織沒有權力勒令各國政府關閉濕貨街市(wet market),但認為「這類場所確實存在危險」。

美國防疫專家、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NIAID)主任福奇(Anthony Fauci)也認同,中國應該關閉所有這類濕貨街市。他指出:「讓我感到困惑的是,當我們有這麼多疾病源自不尋常的人畜界面時,我們怎麼不就此將其關閉。我不知道還需要發生什麼才能使我們意識到這一點。」

外界普遍關注諸如武漢濕貨街市的存廢問題,有意見認為應一刀切關閉,防範下一波全球大流行。(路透社)

製造「全球大流行」的理想場合

當然,我們都很清楚在亞洲地區很普遍的濕貨市場,並不等於更具爭議的野味市場。香港人生活必需的街市,世界不少國家也有濕貨市場,如摩洛哥、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這些街市賣的貨品相對新鮮,而且價廉物美,深受當地人喜愛,也是遊客喜歡前往體驗當地文化的熱門「景點」之一,能夠迅速了解當地人日常生活的種種。

濕貨街市通常售賣新鮮食品,包括水果、蔬菜、海鮮、肉類,活家禽以至野生動物。這些動物一般在售賣時才為顧客即場屠宰,以確保新鮮;商販一般在屠宰後用水沖走血跡,故稱為「濕貨街市」。

不過,這類市場時常為人詬病,舉例摩洛哥索維拉(Essaouira)的濕貨街市,那裏大量的新鮮海鮮隨處擺放,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購買海鮮並即場享用一席海鮮大餐,然而衛生條件則不太理想。另一個是泰國翟道翟市場(Chatuchak Market),它是全球最大的野味市場之一,售賣貓狗、鸚鵡等作野味用途,以至一般家禽動物如雞和豬,各式各樣的生熟肉類和動物混集在狹小的空間,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西方社會普遍認為,街市一般的考量是利潤最大化,而非公共衛生。因此這些濕貨街市一般缺乏食物安全的預防措施,尤其是對生肉和活家禽和海鮮的處理,加上攤檔滿佈血液、糞便、和動物內臟,環境又擠迫,容易演變成疾病傳播的溫床。此外,肉檔商販對動物權益的保障同樣欠奉。由於這些街市的動物來源不明,也難以確定是否合法捕獲,當局要監察病原體來源,也存在一定困難。

美國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野生動物健康與健康政策教授Steven Osofsky認為,濕貨市場將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混在一起,如同製造一場「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他解釋:「病毒的目標就是傳播,沒有比濕貨街市更好的系統去幫助製造一場全球大流行,尤其在亞洲的城市中心。」因為在自然情況下,一些物種有可能永遠不會碰上,然而在濕貨街市血液、糞便、內臟充斥的情況下,病毒很可能傳播到其他嶄新的物種包括人類身上。

源自西方的誤解?

誠然,基於科學原因,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行為應該取締。但在譴責濕貨市場之前,或許要清楚分類。事實上,濕貨街市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售賣新鮮或經屠宰的野生動物;二是售賣一般活家禽,如豬雞和海鮮;三是沒有售賣任何活家禽或野生動物。因此,呼籲關閉「所有濕貨街市」的做法未免錯殺良民。另一方面,禁止這類街市其實無法杜絕人類進食野生動物,除了因為一般食用外,還有醫療用的野生動物市場;非法售賣的情況同樣難以監管。

CNN在4月15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為"China's wet markets are not what 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中國的濕貨巿場並非如部分人所想),圖糾正西方文化對中國街巿的誤解。

中國內地大多數巿場,以至香港街巿都只售賣的濕貨,其實多是新鮮食品,活宰的大概就只有海鮮及雞等禽鳥,而非都是像疫情風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那樣混雜多種動物及野味銷售的市場。CNN報道續指,亞洲多國都有濕貨巿場,部分的確有售賣野生動物,但這些野生動物交易雖然利潤龐大,卻並非主流,在大城巿尤其罕見,消費者通常都要專門到訪一些大型巿場才買到野味。

有人類學家認為,濕貨街市只不過是反映東西文化的差異,不應以西方的眼光看待這些「傳統的」東方街市。(維基百科)

對於街市存廢問題,有人類學者認為問題反映了東西兩種文化的差異。人類學家Christos Lynteris 和Lyle Fearnley撰文指出,擁有濕貨街市的國家同樣有超市和售賣預先包裝的食品,但這些地方並沒有照搬西方飲食文化的規範,其中一個因素是對「新鮮肉類」的需求。

過去20年間,香港雖然因禽流感爆發而多次撲殺活雞,並中斷街巿活雞供應。至今仍不時有人提出要取締活禽零售市場,設立中央屠宰場。但礙於業界利益、市民對活雞供應的強烈需求等因素而一直未有落實。這也牽涉到本地飲食傳統問題,「過時過節」也要吃新鮮雞。

香港街市活雞供應經常受到關注。(資料圖片)

不過,今天香港街巿在保留活雞供應的同時,對這類濕貨街市作出了種種的改善措施,如加強清潔、做好人雞分隔、視像賣雞、增設通風設施及確保活雞不會留過夜。香港的情況正好說明,「一刀切」關閉所有濕貨街市未免過於極端,透過改善現有濕貨街市的公共衛生和營運也是可行方法,在防控人畜共通傳染病之餘,同時保留本地飲食習俗。

錯誤了解濕貨街市的現狀只會加劇全球的焦慮,而且這種想法存在缺陷,忽略了這類街市的存在需要和經濟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