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時代・三】疫後轉型契機 赴美三大國產電動車企的危與機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這些年來,中國電動車初創企業在圈子內彼此廝殺,傷痕纍纍,經歷多年汰弱留強,至今版圖似乎逐漸成型。年內先後有兩間中國電動車企理想(Li Auto)和小鵬(Xpeng)在美國掛牌上市,連同早在2018年中已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蔚來(NIO),中國電動車新勢力已成為挑戰現有汽車工業秩序的生力軍。當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全球各大車企推陳出新的銷售計劃,疫後漸恢復元氣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好迎來千載難逢的過渡契機,進入全面轉型為電動車的新階段。
此為【電動車】系列報道第三篇。

10月5日,為期10天的第16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順利落下帷幕。一眾車廠總算可以向外界展現這一年來的新品研發成果。

疫情肆虐下,全球各地的聚眾活動都難以順利舉行。這一年,底特律、日內瓦、紐約、巴黎和聖保羅等地的大型車展先後宣布取消;北京車展經過多次延期後最終順利舉行,成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首個舉行的國際性大型車展。10天的車展合共吸引53萬人次入場。

北京車展是疫情爆發以來唯一能成功舉辦的國際性大型車展。10天的車展,合共吸引53萬人次入場。(Getty Images)

北京車展順利落幕 新電動車雄霸展區

「你看到新能源車、電動車是今屆北京國際車展主打的產品,所佔比例前所未有。」香港世運汽車集團主席羅少雄亦有留意今年汽車界僅餘能夠順利舉行的北京車展。他向《香港01》表示,很多國外車廠把握今次車展的機會,展出之前未有機會在海外參展的新車款。「最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市場(在疫情後)較能快速反彈。」

新冠肺炎年初在內地爆發,重挫消費市場。但隨着疫情平伏,市場在第二季起回暖,汽車市場亦不例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內地汽車銷量自4月起已恢復了按年增長。《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Keith Bradsher觀察到,內地從珠寶、汽車到國內旅遊、戲院等各消費領域都出現了不少市場研究公司所形容的「報復式消費」。「(因為疫情)你突然發現原來生命是如此脆弱,那麼你就很想給自己一些東西。」德國車廠保時捷(Porsche)中國業務總經理Jens Puttfarcken接受Bradsher訪問時如此分析內地民眾的疫後消費行為。

北京車展特意專設「國際新能源汽車展」,展示國內外汽車製造商的電動車新產品。根據官方資料,本屆北京車展共展示785款車,當中首發車款佔82款,概念車佔36款,新能源車則佔160款,其中產自中國車企的有147款。

新能源車是今屆北京車展的主軸之一,本地及海外車企都藉此最後機會,向觀眾展示旗下最新車款。圖為中國本地電動車新創車企高合HiPhi的最新概念車型。(Getty Images)

歷經數載汰弱留強 赴美三強應獲肯定

觀乎各大電動車新勢力,想必要留意三間已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蔚來、小鵬和理想。這三間公司現已實現量產車款的實物交付。汽車產業需要大規模的研發和零部件供應鏈長期洽談,燒錢速度之快,非其他產業所能比擬。若過往有留意中國電動車新勢力的發展,不時會見到很多初創公司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因為資金鏈斷裂、投資者撤資等因素被迫退場。初創車企倒閉,是一時三刻就能發生的事。

羅少雄指出,情形與以前中國的傳統汽車製造產業一樣,由於所需研發及生產成本十分龐大,中間必然會經歷汰弱留強的階段,最終留下數間具規模的龍頭汽車企業。蔚來、小鵬和理想這三間公司正是經歷數年技術廝殺後得以留下的勝利者,其技術水平及資金實力相信已獲一定肯定。「造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開發、製造到測試需要數年時間,技術還在每天提升。因此,如果一間車企能夠在美國上市,就表示它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在美國上市要經過很多審核,如果理想、小鵬和蔚來在營業、管理架構等各方面未達到標準,其實很難做到(上市)。」羅少雄說。

南京一家汽車製造廠內的生產流水線。(中新社)

蔚來和小鵬旗下的電動車都參與了今屆北京車展。理想雖然缺席, 卻於車展期間在距離會場不足5公里之外的理想汽車北京交付中心開放旗下唯一車型ONE的試駕服務,甚至為參與車展採訪的媒體提供免費網絡支援及休憩空間,充當北京車展的額外媒體中心。

ONE自去年12月起開始交付,全國統一零售價為32.8萬元人民幣(約38.2萬港元)。理想在10月18日公布,在過去十個月已成功交付了兩萬輛ONE,創下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最快交付紀錄。ONE在今年頭三季累計交付18,160輛,9月份更超越Tesla Model X、蔚來ES6等車型,取得中國新能源汽車SUV類單月銷量第一名。

理想汽車沒有參與北京車展,但在車展期間開放交付中心讓顧客試駕ONE。(視覺中國)

至於2014年成立的蔚來,則被認為是三大造車新勢力之首,主要是因為它是最早登陸美股市場的中國電動車企業。今年,蔚來的股價跟隨Tesla引領的電動車熱潮急升,年初至今累計漲幅超過600%,總市值超過380億美元(約2,945億港元),即已超越福特(Ford)和法拉利(Ferrari)兩間同在美國上市的傳統車廠,亦超越在A股市場上市的上汽集團,成為僅次於比亞迪的第二大中國汽車公司。今年前三季,蔚來累計共交付26,375輛電動車,已超越去年全年交付總數。

蔚來在北京車展帶來旗下SUV ES6、ES8及轎跑EC6組成參展陣容,這三款量產車型的車價獲補貼後介乎34萬至59.9萬元人民幣(約39.6萬至69.8萬港元)。蔚來亦在現場展現NIO Power換電站和三款充電樁。它推出首創的「電池即服務」(Battery as a Service,BaaS)服務,鼓勵全國車主使用散落在不同城市角落的換電站進行換電,省卻為電動車充電的時間。車主若願意享用BaaS,可以折扣價格(官網註明每輛車享7萬元人民幣折扣)購買蔚來產品的車身,然後以980元人民幣(約1,142港元)的月費形式「租用」電池,耗光電量後就去換電站換一塊滿電電池。有內地車主測試,換電過程需時約5分鐘,即與傳統汽車到油站入油所需時間大致相同,卻比現今電動車普遍採用的充電樁快許多。羅少雄也看好蔚來這套換電模式,認為可成為電動車普及後的車輛補電方案,尤其有利於駕駛的士等商用車的職業司機,「一小時或許可以賺百多元,若然每次都要花數小時去充電,那誰(指職業司機)會願意駕駛電動車?」

不過,換電模式加諸車廠身上的成本極高,蔚來這一重鎚下注,會推高它的市場佔有率,還是會拖累它再次陷入*年前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之中?

* 儘管蔚來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赴美上市第一股」,但直至一年前,蔚來股價仍徘徊在1美元左右,一度面臨退市危機。2016至2019年,蔚來累計虧損超過280億元人民幣(約326億港元),主要因為旗下量產SUV車款ES8的交付量不及預期,去年4月和5月更先後發生自燃事件,需緊急召回汽車,打擊了產品信譽;加上中國政府逐漸收緊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2019年第二季,蔚來錄得銷售毛利率為負4%,交付數量不足3,600輛。幸今年蔚來獲安徽省合肥市投資70億元人民幣(約81.6億港元)拯救,交付量亦大幅增長,方可度過資金鏈瀕斷危機。

中國電動車初創龍頭蔚來旗下SUV系列ES8在北京車展展出。(視覺中國)

蔚來推出BaaS不久,今年前三季累計交付14,077輛的小鵬汽車亦宣布在全國部份地區以試點方式推出電池融資租賃計劃,項目涉及小鵬旗下同樣亮相北京車展的兩大車型:SUV G3和轎跑P7,這兩款車的售價獲補貼後分別為14.7萬至19.7萬及23萬至34萬元人民幣(約17.1萬至30萬及26.8萬至39.6萬港元)。參與電池融資租賃計劃的車主可以選擇在前期支付車輛的車身價錢後,按自己的續航里程需求在未來七年內選擇月付式租用電池。不過,由於小鵬目前的車型仍未具有車電物理分離的能力,所以,其租賃服務實質是將電池價格分期。不過,這可以大大降低車輛售價,而且減輕車主因電池壽命損耗而蒙受的折舊損失。

無論是蔚來牽引的車電物理分離,或是小鵬提出的價格融資分離,兩者「車電分離」的主要目的都是將電動車售價減至最低,放寬車主首購的資金門檻,從而加強傳統汽車車主「轉會」電動車的意欲。

上述整理之三大電動車新勢力龍頭,都登陸了上市規則嚴謹的美股市場,公司前景獲一定程度看好。實際上,中國電動車新勢力依然眾多,還有威馬、愛馳、高合HiPhi等。當中威馬今年交付數量亦已超過一萬輛,銷售業績緊隨三大巨頭。惟其他初創車企研發的車型或停留於概念車階段,或產出數量有限。

小鵬汽車今年中成功赴美上市,成為繼蔚來、理想後第三間登錄美股市場的中國新車企。(新華社)

老車廠具先天優勢 新勢力須把握時機

蔚來創始人李斌8月接受美聯社訪問時透露,計劃下年起將旗下產品輸往歐洲市場,與各大國際品牌正面交鋒。蔚來、小鵬和理想旗下車款無論在續航力、價格、外型等各方面都具競爭力,它們成立僅數年就到美國上市集資,希望藉快速融資加強研發工作和擴充生產線,將視線放在不限於中國的國際市場。

但是,站上世界舞台便須面對一個實力雄厚的對手:Tesla。Tesla自去年至今僅兩年之內,便先後落實上海3號超級工廠和德國柏林4號超級工廠的興建計劃,搶先「蠶食」亞太及歐洲市場。Tesla上海超級工廠第一階段早已落成,Model 3流水線正全速運作,預計今年產能可達15萬輛。Tesla近日更透露,在10月開始向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在內的數十個歐洲國家出口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3。待來年柏林超級工廠建成後,Tesla的歐洲市場銷售佈局相信已完成大半。

Tesla各大工廠的分工明細(香港01製圖)

現今電動車市場仍處於萌芽待發的關鍵時刻,由於新勢力車企沒有如美歐日車廠般擁有龐大的生產規模和供應鏈網絡,一旦Tesla把握機會成功壟斷市場,傳統車廠的電動車系列又日趨成熟,新車企被淘汰的機會只會與日俱增。加上比亞迪、長城、吉利等一眾傳統中國本土老牌及其他中外合資車企的電動車研發技術已經頗為成熟,未來數年,無論是中國市場內部還是中國車廠「出海」的國際競爭,勢將愈加激烈,蔚來、小鵬、理想領軍的新勢力車企過往幾年所面對的殘酷競爭局面,將會繼續存在。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3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27日)《疫後中國車界全面轉型 三大國產電動車企的危與機》。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國泰教訓 香港縮影 是時候重整航空產業規劃了

香港管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政府懶理 港大擬自設工廠 專家籲港產疫苗納特區戰略儲備

總統選舉最後一辯:特朗普錯失良機 拜登不失而勝

電池技術超前發展 駛進「電動時代」

倫敦經驗 都市農業:圈地種植成趨勢

親睹動物屍橫遍野如煉獄 虐畜無情 拯救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