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三│留與走間徘徊 外資見證「槍桿子下的蛻變」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緬甸擁有龐大人口、豐富天然資源、連接中國與孟加拉灣的地利位置,是本世紀最受期待的新開發巿場。對於勞動密集的製造業來說,緬甸稱得上是最後一個待開發的「低成本生產基地」。
對於緬甸人而言,外資進入市場帶來更多工作崗位、更豐富多元的商品及服務,還有與時俱進的技術與學習機會。這種雙贏局面,如今恐怕受到緬甸將軍的個人貪婪所威脅,外商及投資者在此局勢下該如何自處?

2014年,在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工作的林惠聰初來緬甸,主導公司與扶輪社合作的淨水技術計劃,當時驚覺緬甸人連飲水的基本權利都沒有。當年只有巿區才有自來水,而且供水情況不穩定,在鄉郊地區更只能靠水井。「很多井打出來的水都是鹹水,根本不適合飲用。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情況,但在當地卻很普遍。」他說。

林惠聰抱着一顆助人之心,辭職後來到緬甸展開淨水事業,至今已差不多七年。他跑遍緬甸14個省邦的其中10個,推動商業及慈善捐獻的淨水及濾水設備。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緬甸封鎖出入境,所有外國人一律「有出無入」,林惠聰也決意留守當地。

1948年至2021年緬甸政治大事(香港01製圖)

昔缺水缺電缺網絡 一日停電六七小時 

緬甸作為東南亞最後一個開放的巿場,加上擁有5,400萬的龐大人口,自2012年漸漸開放以來吸引大量亞洲資金。2010年以前,最大城巿仰光的酒店寥寥無幾,如今,巿中心燕子湖(Inya Lake)一帶,華麗的商場與酒店林立,外資品牌也陸續進駐當地。緬甸轉變之快,確實令投資者驚艷。

本在投資銀行工作的港人Alan(化名)2009年因為旅遊和做義工,進一步認識緬甸這個國家。「當時,一日停電六、七小時,酒店選擇少,曼德勒(Mandalay)及蒲甘(Bagan)等城巿更尚未發展。」他有感緬甸民主開放會帶來經濟起飛,遂於2013年跟拍檔到當地展開私募基金工作,也見證由軍方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政府過渡至全國民主聯盟(NLD,簡稱全民盟)的民選政府。

緬甸首個重大改革對象是電訊業,Alan記憶猶深的是當地的「天價電話卡」。2013年他剛到緬甸投資時,一張電話SIM卡價格高達250至300美元,而且網絡支援不足,根本無法應付大量用戶同時使用電訊網絡。但在改革後,SIM卡價格在幾個月間壓低至一美元一張。如今緬甸的流動電話滲透率已達100%,而人口方面的滲透率已超過50%,意味着有近一半緬甸人擁有手機服務。

緬甸有龐大及工資低廉的勞動人口,吸引外資在當地設廠。(Getty)

如今成亞洲新金蛋 銀行企業制度升級

過去幾年,緬甸當局重新修訂公司法與投資法例,商業登記手續更趨完善,這個落後而迷人的*萬塔之國,漸漸變成真正「金光閃閃」的新興巿場。

萬塔之國:緬甸為佛教國家,85%以上人口信奉佛教。據統計,全國大小佛塔多達十萬座,佛塔、廟宇、僧侶成為該國宗教文化的三大特色。其中,在古都蒲甘已有超過上萬座佛塔,歷史長達二千二百年,而且矗立在平原之上,形成自然與遺蹟渾為一體的壯麗奇觀。

銀行運作更暢順,更方便外來投資者,因此吸引很多日本、韓國公司。韓國Lotte Group(樂天集團)起初入來賣炸雞,發現當地人的消費能力頗高,更在仰光開設酒店。
香港投資者Alan(化名)

過去八年,Alan的公司與地區性及全球性的私募基金合作,參與的投資計劃包括基建、消費相關項目,資金來自世界各地。在他眼中,昂山與全民盟政府在經濟改革及吸納外資的表現正面,很多外國的私募基金都進入緬甸,國家投資基金也相當活躍。然而,外資要找優秀的本地公司投資卻並不容易,因為連出色的龍頭企業也不多。「這裏有大規模的人口,人均GDP雖在東南亞國家之中偏低,但相信會一直向好。而且當地資源充沛,絕對是一個具發展潛力的國家。」Alan說。

(香港01製圖)

緬甸外資自2010年急速增加,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總額在2017年登頂達47.3億美元(約367億港元),在2019年回落至22.9億美元(約178億港元)。外資參與的芸芸產業中,製造業為重心支柱,也為基層帶來大量就業職位。香港緬甸工商協會(HKMMA)會長、從事成衣製造的港商傅晶在2014年於仰光設廠,聘請約七八百名員工,九成都是當地人。

相比在內地設廠,緬甸的成本更低,而且可享多項*稅務優惠,比如日本及歐洲對緬甸產品提供入口免稅優惠,因此,不少港商都願意把訂單及生產轉移到緬甸。「廠商可以全權擁有自己的公司,不必跟當地人合作,而且都是按當地的投資法規,相關法例對投資者來說都是吸引和健康的。」傅晶說。

*稅務優惠:歐盟及美國分別於2013年及2016年恢復對緬甸的普惠制優惠(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由於緬甸最低工資每月約90美元(約699港元),勞工成本低廉,加上歐美的稅務優惠,以及毗鄰中國及印度的地利位置,對於成衣等製造業而言,可謂最後一個待開發的低成本生產基地。

工會崛起緬幣不穩 外資難敵極端巿場

過去數年,緬甸整體的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龐大的待業人口成為經濟發展的紅利。而且在經商的外國人眼中,緬甸勞工都是純樸、肯學,管理上也較容易。2015年緬甸進入民主化時期,勞工階層也發生變化,當地出現大量工會。傅晶在緬甸設廠近七年,其工廠工人前年曾發起罷工,她認識的一些廠商,甚至自2015年以來都持續面對工人罷工的情況。

「脫離軍政府後,工人渴望享有更多民主權利,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工會。但工人對自身權利一知半解,很多事情也不肯與工廠妥協。例如小量加班也不願意,或者未清楚法例就找東主談判。」傅晶認為,緬甸勞工的工作質量良好,而且工作頗為用心,惟知識水平及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在追求民主的同時,容易被某些不良的工會利用。

軍方發動政變的真正原因各有揣測,但昂山素姬民心所向,似乎是明顯的。(Getty)

事實上,自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緬甸做生意也變得艱難,新的投資者亦難以進入市場。林惠聰的客戶包括很多餐廳、非牟利機構、成衣廠及鞋廠等,他透露不少較小型的酒店、酒樓都已結業,許多外判商工廠都因為沒有訂單而相繼倒閉,部份外資企業甚至表示後悔來緬甸投資。

而且,外商更面對一大難題——緬甸的貨幣不穩。緬元在過去五年曾兩度崩盤,林惠聰記得2014年初來緬甸時,一美元兌890緬元,但到2019年初,匯率漲至1,600多緬元,緬幣貶值近一倍(近日匯率為1美元兌1,410緬元)。「這是一個很極端的巿場,因此,在這裏做生意必須有一定利潤,否則政治風險就會將你蝕光。」

閱讀文章下半部:緬甸政變・四│國難當前全民抗爭  老闆憂心工人安危

上文節錄自第255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10日)《十年開放,五年民主 別讓緬甸再失去時光》專題報道。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5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別讓猜忌毀了「一國兩制」 香港需成另一個「香港」

香港房策怪談—置業未必可安居樂業

從新冠疫苗冷鏈運輸談起 香港物流業如何邁向高增值?

兩會觀察:重訂GDP目標展現信心 北京規劃後疫情時代經濟路線圖

十年開放,五年民主 別讓緬甸再失去時光

來自兒童的拷問 香港從政者的使命感何在?

三階段競爭20年 美中5G科技戰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