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廢氣造假醜聞到大熱 Volkswagen如何成為Tesla勁敵?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電動車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除了連小米集團1都宣布百億美元的造車大計,不少傳統車廠都早已轉型生產電動車,欲追逼龍頭特斯拉(Tesla)。據全球電動車銷量研究機構EV Sales的數字,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最高的是賣出49.96萬輛的特斯拉,市佔率達16%,售出42.16萬輛(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動力車款)的德國Volkswagen也緊隨其後,搶佔13%市場份額。
從目前市場形勢看來,未來數年大有機會挑戰Tesla的並非財雄勢大的中資集團如蔚來汽車或小鵬汽車,而是近年從醜聞中翻身的Volkswagen。

Volkswagen旗下的Volkswagen ID.3於去年第三季才登陸歐洲市場,但銷量卻迅速超越Tesla Model 3。截至去年12月,該款汽車經已售出27,997輛,較賣出24,567輛的Model 3更多,預計今年很大機會超越特斯拉成為歐洲電動車銷量之冠。此外,Volkswagen ID.4亦已於去年12月開售,並於上月中陸續向數十個國家交付,Volkswagen預計,該款車的交車量於今年會達到逾10萬輛,足以超越年銷約8萬輛的Model Y。

雖然特斯拉一直是電動車市場的霸主,但瑞銀證券預測電動車市場的未來發展,形容:「若Tesla是電動車之中的蘋果,那麼Volkswagen便是三星集團。」該公司認為,特斯拉雖擁有驚人的硬件設備和劃時代的軟件生態系統,但Volkswagen同樣擁有不錯的硬件,而且產品數量相當龐大,雖然後者估值不會達到特斯拉的水平,但仍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

Tesla電動車霸主的地位備受挑戰?(Reuters)

擁有保時捷(Porsche)、奧迪(Audi)、賓利(Bentley)、林寶堅尼(Lamborghini)等汽車品牌的Volkswagen,去年共售出逾23萬輛純電動車,雖仍不到Tesla銷量的一半,但同比前一年增長214%。Volkswagen預計於2030年前將推出多達70款電動汽車,預計將繼續快速增長,而且該公司在明年將營運八間電動車工廠,幾乎能生產所有汽車類型,涵蓋小型汽車、SUV運動型多用途車,以至豪華房車。

去年,Volkswagen經已超越特斯拉,成為歐洲電動車市場的最大車廠,市場佔有率約20%至25%,而歐洲電動車市場僅次於中國。瑞銀預期,Volkswagen最快明年銷量便會追上特斯拉,兩間企業將會是環球電動車銷售的兩大霸主,共同付運120萬輛電動車。繼Tesla去年「電池日」(Battery Day)展示最新電池技術的空前成功後,Volkswagen也在本月舉辧「電力日」(Power Day),展示集團汽車電動化的發展藍圖。

Volkswagen的電動化藍圖令外界期待。(Reuters)

的確,正如《彭博社》(Bloomberg)的評論文章指出,特斯拉對汽車行業的影響,猶如串流影視平台Netflix對傳統有線電視行業的衝擊。如今,不論是特斯拉或Netflix,都開始面臨同行日趨激烈的競爭。除Volkswagen外,美國的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中國的蔚來汽車或小鵬汽車、韓國的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等,也在積極發展電動車。就連科技巨擘也蠢蠢欲動,蘋果盛傳準備推出首款電動車Apple Car,這意味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醜聞事件激發轉型決心

假如Volkswagen能夠超越特斯拉,將會是該公司轉型為電動車企業的一大里程碑。2015年9月,Volkswagen在美國出售的多款汽車,如Volkswagen Golf、Jetta以及Audi A3等,被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揭發事先預載可規避官方檢驗的軟件,能夠在驗車期間自動調節廢氣排放量以通過檢測,當局其後證實這批汽車的實際排放量竟然超標10至40倍。

Volkswagen幾年前備受醜聞困擾,影響企業形象。(Reuters)

當時,做假醜聞令Volkswagen聲譽一落千丈,公司股價大跌,同時令集團決心徹底改革。翌年,公司發表2025大計,向電動車方向發展。去年11月,公司宣布於2025年前投入350億歐元(約3,270億港元)用於電動車研發,並計劃將旗下多間汽車工廠改為電動車廠。集團未來將重點擴大生產規模和押注在新技術之上,包括用於電池生產和軟件開發。

Volkswagen行政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指出,到2030年,公司生產的汽車六成是電動車,公司將投放更多內部資源到自動駕駛汽車的軟件開發上。對於Volkswagen的管理層而言,對手特斯拉的空前成功是公司轉型一直以來的龐大驅動力。

迪斯在挽救企業形象的同時,致力轉型發展電動車。(Reuters)

自2018年上任以來,迪斯除了需要應付公司因做假醜聞的法律訴訟和品牌負面形象,同時需要推進電動車發展。如今,Volkswagen證明可以通過部份自身的優勢如公司規模來贏得投資者的青睞。2020年,Volkswagen汽車的總銷量為930萬輛,特斯拉的銷量為50萬輛。因此,Volkswagen具有獨特的規模優勢,可以集中資源並承擔開發新技術的成本。迪斯直言:「我們的轉型將會很快,比汽車行業於過去一個世紀中所看到的還要大。」

優勢不止於規模

Volkswagen之所以能夠打低一眾競爭對手,成為最有可能超越特斯拉的企業,除了規模,還有其他原因。首先,該公司的主要優勢是旗下品牌車款眾多,除Volkswagen車系的e-Golf、ID.3及ID.4外,還有Audi e-tron、Porsche Taycan等,能夠吸引不同類型的買家。

其次是為求降低生產成本,Volkswagen於去年推出模組化電動車平台「MEB」,讓各個車款可以共用零件,包括引擎和電池等關鍵零件。在零件共用的優勢下,MEB平台可讓廠方以最少的資源與時間製造出不同款式的電動車,使產品可快速投入市場。近期暢銷的Volkswagen ID.3正是透過這個平台生產,售價最低3萬歐元(約28萬港元),價格非常親民。

還有電池及充電站方面的優勢。到2025年,Volkswagen及其合作夥伴將在全球擁有35,000多個公共充電站。Volkswagen除了計劃在歐洲興建至少6個新電池工廠,還於2017年亦成立了Electrify America的分支公司,該公司現時擁有美國最大的快速充電網絡。憑藉在電池設計、電池製造等方面的進步,將令集團有望於2025年前將電池成本降低一半。

Tesla仍然有自身的優勢,包括自動駕駛軟件技術。(Reuters)

誠然,特斯拉的優勢依然龐大,包括先進的電池和尖端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這是Volkswagen汽車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且,特斯拉也並非只有捱打的份,該公司將於今年推出全自動駕駛訂閱模式(Full Self-Driving subscription model)。FSD是擁有高性能半自動駕駛的套件系統,能提供車輛如自動變換車道、辨識燈號、自動停車等輔助。

瑞銀估計,Tesla開放FSD的潛在收益約佔特斯拉市值的三分之二,即4,000億美元。無論如何,可以預期未來這一兩年,將會是電動車發展以至霸主誰屬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