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九事件30周年:蘇聯瓦解的催化劑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1991年8月19日,即蘇聯倒台前四個月,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Gennadi Yanayev)突然宣布,總統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基於健康原因已無法履行總統職務,他將代表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
這場前後三天的政變,後人稱為「八一九事件」。政變最終以戈爾巴喬夫重奪政權為終結,惟這也昭示着蘇聯解體的前奏。

政變的導火線可以追溯至同年3月。

當時,蘇聯舉行有關「主權國家聯盟條約」的全民公投。戈爾巴喬夫提出新的條約草案,矢在賦予各個加盟共和國更多的決策權。這修改草案被蘇共黨內保守派認為是削弱莫斯科的權力以及蘇共對各加盟國的統治力量。

因此到了8月19日,以亞納耶夫為首的蘇共保守派趁戈爾巴喬夫前往克里米亞休假的時機,在莫斯科密謀策劃政變,迫令戈爾巴喬夫交出權力。

結果,改革派的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Boris Yeltsin)及其支持者得知政變消息後,決定全面對抗「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號召群眾上街反對政變;國防部長同時撤走莫斯科所有軍隊。兩天後,在葉利欽等人的控制下,戈爾巴喬夫宣布重新控制了局勢,將返回首都履行總統職務。就這樣,歷時63小時的政變宣告失敗。

政變流產,戈爾巴喬夫在兩天後重獲自由,返回首都莫斯科。

這次政變,原本是蘇共黨內保守派希望「保着」蘇共的一次賭博。然而,不單只保守派賭輸了,這次歷史性政變亦直接加速蘇共倒台的步伐。

蘇共保守派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奪權後,群眾上街反對政變。(Wikimedia Commons)

保守派的最後反噬

政變直接揭露了當年蘇聯政局埋藏已久的危機,包括黨內派系之間、聯邦各共和國之間、近百個民族之間,以及意識形態(經濟自由化與公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早於八十年代隨着蘇聯經濟衰落及接連的外交挫折已然成形,支離的人事制度一直待到1991年因就着「聯盟條約」草案才正式公然瓦解。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積極推動經濟改革,惟始終未能突破計劃經濟框架,經濟表現一落千丈。1990年,蘇聯經濟錄得史上第一次負增長,工業生產總值比1989年下降1.5%;對外貿易額則下降12%。加上各類型日用消費品短缺,人民對於執政黨愈來愈缺乏信心,莫斯科中央治理力量更形萎縮,令黨內保守派對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愈趨不滿。

當然,保守派更多是來自意識形態的擔憂。戈爾巴喬夫除了推動經濟自由化改革,還將重心放向政治改革,包括1990年3月對憲法的修改,架空了蘇共對蘇聯社會的「領導力量」,甚至初步容許多黨制的存在。自此之後,更多不同意見人士願意發表異於過往數十年臻為主流的政論。像葉利欽這類較為激進的民主改革派人士,其現實政治影響力隨即大增。

1990年,戈爾巴喬夫在赫爾辛基與時任美國總統布殊(George H. W. Bush)會面。(Wikimedia Commons)

在此情況下,保守派擔心蘇聯已偏離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指導思想。加上1990年前後中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接連發生推翻共產黨政權的急劇政治變化,令蘇共黨內保守派更為惶恐。

這一切,令他們不惜看準時機發動政變,企圖倒逆戈爾巴喬夫的執政軌跡。

可惜,民心及現實政治力量之所向,皆非迎合着蘇共保守派。而政變之後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加速蘇聯瓦解。

雖然戈爾巴喬夫得以復辟重奪政權,但他自此也將更大的權力轉移給葉利欽,包括涉及加盟國(包括俄羅斯本身)與中央之間的權力關係、執政內閣人事安排等。戈爾巴喬夫的權力因此進一步旁落至葉利欽手上。

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Wikimedia Commons)

最終四個月後,12月24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總書記職務,並下令蘇共中央自行解散,意味蘇聯瓦解之勢已無法逆轉。

12月25日晚,戈爾巴喬夫正式辭去蘇聯總統及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的職務,正式讓權給葉利欽。蘇聯隨之亦告解體,分裂為十五個主權國家。

八一九事件,無疑就是這一世界巨變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