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印度的「世界工廠」潛力? 它缺少像中國的近代語文改革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自從2003年美籍華裔學者黃亞生提出「龍象之爭」以來,關於印度的發展潛力問題,一直是中國國內的熱議話題之一。很多人認為,印度以其巨大的人口規模所形成的市場容量和勞動力數量,與若干年前的中國很相似,完全可能成為繼中國之後的下一個「世界工廠」。有觀點認為,中國發展經驗的最大意義,就在於走出了一條超大規模單一經濟體切實可行的發展道路。印度作為中國之外的世界上另一個超大規模單一經濟體,完全可以借鑑中國走過的這條道路而發展起來。

作者:鐳射、觀察者網獨立撰稿人

對於上述觀點,我想談一點不同意見。我不看好印度有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潛力,理由是除了種姓制度、土地制度、宗教矛盾等經常被人提起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被人忽視的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語文。

眾所周知,漢族佔中國總人口的90%以上,漢語文是中國社會的通用語文。中華文明,就是用漢語文作為載體的文明。從這個角度來說,由中華文化所維繫,作為中華文明載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本質上是「漢語共同體」。從19世紀末起,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的一部分,中國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漢語文改革運動。這場改革運動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白話文運動、漢字簡化運動和拼音化運動,其中拼音化又和普通話密不可分,可以視為普通話的書面表達。這三個運動的成果,就是今天的現代白話文、標準簡化漢字和普通話/漢語拼音,它們共同組成了現代漢語文。

在近代以前,古典文明的知識精英與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這兩個群體是分開的,精神上是隔離的。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代漢語文改革之前,漢語的書面語是文言文,口語則是與作為書面語的文言文相分離的各種方言。掌握文言文的少數知識精英,和絕大部分目不識丁的群眾,這兩個階層是分裂的。而知識精英和群眾分裂的結果,就是面對近代中國的民族危機,知識精英無法聯繫群眾,群眾只能自發鬥爭。

近代漢語文改革使得大規模的掃盲成為可能,而掃盲的最大意義,就是打破了精英和群眾之間的藩籬,讓知識精英的各種思想能夠傳遞到群眾那裏,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從而有了大規模發動群眾的可能。近代中國革命和作為其成果的新中國的建立,就是中國近代先進知識分子以白話文為工具,深入群眾、大規模發動群眾所得來的。

印度沒有近代語文改革,如掃盲和統一語文,阻礙了國家的長遠發展。(Getty)

我在這裏要強調的是,現代漢語文在中國所起到的作用,並不僅僅是動員發動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以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現在的科學出版社的前身)的成立為標誌,新中國以國家力量組建國家翻譯機構,用舉國之力,大規模、成體系地翻譯以蘇聯為主的國外大學教材和學術資料的大規模工程。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組織編寫了各個學科的中外對照學術術語詞典。由此,新中國構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現代學術漢語表述體系。

這套表述體系的成功構建,讓新中國可以用作為本土通用語言的漢語作為科技教育的教學語言,從而可以較為低廉的教育成本,構建起大學——中專——技校三級教育體系,培養大量工程師和技術工人。

就這個角度而言,如果說新中國所建立的各個工業部門是工業體系的「硬件」,那麼這套現代學術漢語表述體系,以及由它所表述的各類規範、標準、操作守則等等,就是工業體系的「軟件」。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我國目前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按中國大學畢業生中理工科佔64%計,中國擁有1.4億大學理工科畢業生。可以說,正是這些人所組成的工程師隊伍,構成了「中國製造」的骨幹力量。

但是,在工業生產中,光有工程師還不夠。工程師解決的是系統性問題,但要把設計變成具體產品,還需要實際操作。擔任這個任務的,是技術工人。可以說,在製造業中,作為基層生產業務骨幹的技術工人與工程師同等重要。而技術工人的來源,靠職業技術教育。相比大學,職業技術學校對學生總體文化水平的要求較低,這就對使用本土通用語言作為教學語言以降低學生學習、包括工人自學的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這個方面,經由幾十年時間和幾代人努力所構建起來的現代學術漢語表述體系體現出了巨大的價值:根據人社部2020年公布的數據,中國的技術工人超過2億人,其中高級技工超過5000萬。新增技術工人中,有70%以上來自職業技術學校。

英王查理斯三世 2013年在任王儲期間訪問印度,訪問了德里一間學校,了解他們的ICT機器人和科學課程。(Getty)

也恰是在這一點上,印度和中國有着巨大差異。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但和中國不同的是,印度的語言狀況非常複雜。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33種「主要語言」,及1599種其他語言、方言。所謂「主要語言」,是指使用人口超過了100萬的語言。這其中,印地語是印度本土第一大語言,但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口只佔印度總人口的約40%,不構成絕對多數。也就是說,在印度,除了印地語,還有幾十種語言不能被視為少數語言,而是和印地語一樣應被視為主要語言。

這種情況在政策上的體現,就是印度1947年獨立時,除了將印地語定為國語外,還規定了22種「法定受保護語言」(ScheduledLanguages)。同時,在沒有一個統一的通用本地語言的情況下,印度將作為英國殖民統治遺產的英語也定為與印地語平行的官方語言。可以說,這是一個對印度影響深遠的決定。

因為印度沒有一個統一的通用本土語言,即便是印地語,使用人口也只佔總人口的40%,在此情況下,要強推印地語作為標準,勢必會引起各地衝突。何況,印度在獨立後沿用了英國殖民者留下的英語作為通用語言,解決了全國範圍內的語言溝通問題,導致本土精英缺少推動語文改革的動力。他們的本土語文一直停留在文言文時代,沒有建立起本土化的現代學術表述體系,印度的高等教育、特別是理工科教育,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那麼,在這種以英語作為全國通用語言的情況下,印度人的英語水平又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數據:

上圖是全世界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的人口最多的前五個國家,第一列是總人口,第二列是能夠使用英語的人口,第三列是能夠使用英語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到,印度能夠使用英語的人口只有1.25億。考慮到這張圖上顯示的印度人口是10億,已經有些年頭了,我們再來看一下2011年的情況。根據印度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只有259,678人,佔總人口的0.02%,這應該就是通常意義上可以「熟練使用英語」的印度人口的真實規模。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和「第三語言」的人口多一些,分別是83,125,221人和45,993,066人。即使把這三類人加在一起,可以使用英語的人口總共也只有1.29億,僅佔印度總人口的10.67%。

考慮到印度的高等教育完全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可以認為,在印度,這1.29億人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群體的數量上限。如果再考慮到在印度的大學畢業生中,理工科人數只佔22%,也就意味着印度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生總數大約只有三千萬人,還不到中國理工科大學畢業生的零頭。而這已經是印度工程師人數的上限了。

更麻煩的是技術工人。如前所述,對於製造業來說,在一線負責具體操作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一樣重要。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可以培養工程師,但在印度這樣的非英語母語國家,用英語來規範化培養技術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導致印度技術工人嚴重匱乏。

印度缺少高技術勞工,支持大型或重工業製造項目發展。(Getty)

有數據顯示,印度國內僅有2.3%的勞動者接受過正規技能培訓,而在英國該數據為68%,德國為75%,美國為52%,日本為80%。2015年7月,為了實現「印度製造」戰略,莫迪提出「技能印度」計劃,承諾到2022年,為印度培養4億技術工人。這個數字比中國現有的技術工人數量還多一倍。但一年之後,該數據僅為1,000萬人。

技術工人群體的缺失,使得印度的工人一直處於非技術化的「普工」水平;甚至,如果以中國的「普工」水平為標準衡量,可能連中國的「普工」水平都達不到——畢竟中國的普工基本都是初中畢業,而在印度,會用母語文字寫自己的名字就算「掃盲」了。我們經常在印度製造業中看到的一些「奇葩」現象,其實都可以從這裏找到原因。比如印度著名的「jugaad」,旅印網友隨水稱之為「湊合主義」,本質上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技能而言,印度的工人群體其實一直停留在手工業時代,和說英語的工程師群體是互相分離的兩張皮。

而根源,就是作為一種外來語言的英語,成為了印度的官方通用語言和學術科技語言。對於這個問題,印度政府其實是清楚的。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企圖努力改變這種狀況。莫迪曾公開聲稱,印度現行以英語為主體的教育體系,是當年英國人為了培養「僕人階層」設計的,必須改變。但要改變,談何容易?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除了由於歷史原因導致的英語強勢地位之外,還是印度央地關係以及幾十年來基礎教育投入不足的體現。比如印度曾規定,在非印地語地區的中等教育中採取「三語」政策,即同時學習英語、印地語和當地語言,從而逐步推廣印地語,為替代英語打下基礎。但這個政策遭到非印地語地區的強烈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印度總理莫迪大打民族主義牌,基於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想提出了一個口號:「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AP)

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後,基於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想提出了一個口號:「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這裏的「一種語言」,指的就是印地語。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莫迪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印地語教育,但這些年實踐下來,效果並不理想。除了非印地語民族抵制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個老問題:印地語沒有經歷類似中國近代的語文改革,現在的印地語教學所教授的仍然是文言文式的印地語,這種僧侶使用的宗教語文嚴重脱離口語和實際應用,缺乏實用價值。莫迪要實現「一種語言」的夢想,任重而道遠。

綜上所述,因為印度缺失了中國這樣的近代語文改革,並沿用作為英國殖民遺產英語作為科技語言,使其未能構建起一套本土化的現代學術表述體系;而離開了這樣一套表述體系,要大規模規範化培訓技術工人,是不可能的。而沒有足夠數量的技術工人,就不可能建立起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中國相比,印度缺失了作為「世界工廠」所必備的「軟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近代漢語文改革的意義,怎麼估計它都不會過高。筆者認為,這其實才是文章開頭那個觀點所說的中國得以成為「超巨型單一經濟體」的基礎。

當然,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印度的潛力還是不可低估的。即使只算1.29億英語人口,這個數量相對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也相當可觀。而且多語言也不意味着一定不能實現現代化,如瑞士;只是對於印度而言,要發揮人口紅利,增加了難度。況且,從技術上來說,語言問題也並非絕對不可解決,只是目前來說短期內不行。這意味着,印度想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