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港心理學家:遠在香港、只看報道也可患上PTSD?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自本月7日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在內的許多人彷彿都淹沒在相關的新聞報道之中,包括血腥的戰爭畫面和倖存者的訪問。曾在四川地震期間前往救災的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向《香港01》指出,有研究數據顯示在大型災難或戰爭如911、巴黎恐襲以及今次的以巴衝突中,可能有高達7成的人會患上創傷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或者其他精神疾患,情況不容忽視。

連日來,趙思雅看到不少有關以巴衝突的一些訪問,不論是部份由以色列回來的香港人,或在哈馬斯的襲擊中詐死逃過一劫的外國女子等,都在接受訪問時需要憶述事件,她說:「很多時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創傷、一種回帶;若這些人回想得太過深入有機會造成二次創傷。」

一般而言,在類似以巴衝突等災難性事件發生之後,通常有幾類人有可能會受到創傷:一、現場親身經歷的人,即那些倖存者;二、目擊事件但沒有受傷的人,如救援人員、軍隊人員等;第三類的人可能是得知新聞的人,特別是在當地、遠離那個戰區的人,他們可能會追看相關新聞。因此,即使是身在香港、透過電視觀看新聞的人,均有可能受到創傷。

趙思雅指出,每次分享經歷對倖存者來說就是一種創傷、回帶;若回想得太過深入有機會造成二次創傷。(網上圖片)

首先,趙思雅指出對於上述幾類人士,需要盡快留意自己有沒有一些情緒反應。一般定義為創傷壓力症都要持續一段時間,但假如在事件首7天至一個月內,都稱之為急性壓力症的癥狀,即尚未到達PTSD的程度。她解釋:「這些壓力癥狀通常是情緒上感覺擔心和不安、心情起伏大、感覺憤怒,認為這些戰爭不公平,又或是內疚,都是一些情緒反應。」

第二是認知方面,部份人有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教徒。由於以色列除了是全世界唯一個猶太教國家,更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城。趙思雅表示,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可能也會面臨一些信仰上的挑戰,「也許是對上帝的質疑,或信念上的動搖,可能會因此而脫離原本的宗教也說不定。部分人在認知方面亦可能會出現一點思緒混亂、專注力差的情況。」

第三是身體上的狀況。部份人可能會出現失眠、胃口差的常見情況,也有人可能會一聽到警號聲,或是能勾起這些災難的其他聲音,他們也會感覺呼吸有點急促、像高血壓難以呼吸的情況,這些驚恐的癥狀也是常見的。

最後就是社交行為上的問題。部份人可能會變得暴躁,因經歷血腥暴力的行為後,變得容易會透過暴力去解決問題,也許會容易與人出現摩擦。也有部分人可能會在這段時間變得害怕,會孤立自己、將自己藏起來。

有研究指出,對於一些人為的災難如戰爭,高達7成的人有機會患上PTSD。(Reuters)

「事情看似很遙遠,惟也可能會影響到我們」

上述種種就是急性壓力症,但若果這些癥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就叫作PTSD。

趙思雅表示,PTSD會有明顯的幾類情況,第一類很常見就是重演、回帶,受害人日常生活、睡覺也會想起這件事,可能就是瀝瀝在目那個回憶;第二是會逃避,除了不見人也可能會避免前去某些地方,如今次發生襲擊的音樂會,受害人日後可能不再願意去空曠的地方或者音樂會。

第三是有扭曲的想法,可能覺得想到自己有責任,或者覺得身邊的人不可信,或者對某個種族的人是有敵意,那麼這些都是一些負面的看法。最後就是情緒很容易激動、很有攻擊性很容易受驚。這四方面也是一些創傷後壓力症常見的情況。

在是次事件中,特別是牽涉到人質、俘虜等,加上以巴兩國複雜的歷史淵源、政治矛盾,趙思雅強調當地人患上PTSD的情況絕對不容忽視。她認為,由於當地也有不少香港人和中國內地人,可能也都會牽引到不少香港人的情緒。她重申:「除了以巴衝突所造成的身體傷害,心理的傷害也都很重要。我呼籲當地人或當地港人,需要留意自己的情緒,不論他們身在當地的原因是什麼。」

她強調,對於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和情緒病的人,在觀看相關新聞資訊後可能會感覺世界不安全、上天不公平,讓他們感覺更加絕望,嚴重的有可能使得他們有自殺的念頭。她重申:「大眾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這件事好像很遙遠,但是也會影響到我們。」

倖存者不宜過度分享?

隨着以巴衝突經已持續多日,趙思雅指部份人可能會出現認知上不明白和困惑的地方,如會問及為什麼有戰爭、為什麼上天不公平等,這些人並不是單單吃粒安眠藥或減壓一下就能處理,需要找人去疏導情緒。她補充:「我們的定義就是說如果這些癥狀已經是持續一個星期以上,並且影響到生活、令人很困擾、如影響到日常工作、讀書、信仰甚至與別人的關係。那就需要尋求一些專業協助幫他處理情緒。」

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強調,創傷壓力症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就是作一些心理急救。(受訪者提供)

假如經已察覺這些情緒很影響自己,趙思雅表示:「他們可以減少收看這些資訊,特別是影片。因為影片栩栩如生,這些聲音、血腥畫面可能讓人再次勾起自身過往的經驗,就更容易患上PTSD。」她指,這些人士可以轉移看文字的報道,但假如情況持續且嚴重影響生活,就需要立即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尤其是一些本身有焦慮抑鬱、情緒病的人士。

最後,趙思雅指出,創傷壓力症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就是作一些心理急救。她說:「從當地回來的港人,不是回來了就算,也應該尋求一點心理的支援,尤其是在創傷之後48小時接受有系統的心理急救,其實可以防止他們日後患上PTSD。」

她又指:「我見不少回港的人士都急於去YouTube或者拍片跟人分享報平安或者講述這件事,但是其實不是在去處理他們的情緒,我是相當擔心這些人,特別是那些仍滯留的人,他們在回來之後其實也可能會有一點心理問題。」因此,她呼籲這些人,在事件發生後48小時內、或者回港之後,盡快尋求心理支援,評估一下他們的狀態,也可以讓他們有空間抒發自己的情緒。此外,他們亦應避免大肆和媒體、家人朋友分享經歷,因每一次憶述都是在重演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