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卡歷史】盛行源於英國郵政改革 寄出愛意也傳遞恨意?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情人節起源於紀念1700多年前古羅馬天主教聖人華倫坦(Saint Valentine)的悲壯事跡,不過民眾開始流行慶祝情人節,則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且與情人節卡的盛行有關。
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1837至1901年),因為一次郵政改革促成情人節卡流行,愈來愈多人把自己對愛侶的心意寫在卡上並親手寄出。結果情人節卡的普及,慢慢讓現代人主動慶祝情人節。
有趣的是,當時不單有情人節卡,更有完全相反的「毒舌卡」,讓民眾也可以向仇人傳遞恨意。

在18世紀左右,愈來愈多人在情人節當天寫信和寫紙條,那時候人們會在普通的紙張上寫上浪漫的文字,送給心愛的人。

大約在1820年代,專門為情人節製作的卡片推出市場,它們一般是由普通白紙製成,配上有彩色圖案,紙張的四邊附有漂亮的壓花,也有配上蕾絲和布料的款式,手工非常精美。情人節卡可以摺起,蓋上蠟印後便可寄出,當時在英美之間逐漸流行。

情人節卡:這張1870年的情人節片造型精美,紙張的四邊由銀色物料包圍,附有有漂亮的壓花,底部寫有「你的愛,我的快樂」的句子。(Postal Museum照片)

在19世紀中期交通尚未發達時,郵寄是一項奢侈的「消費」,例如要從倫敦寄一張紙到愛丁堡,就需支付多於一名普通工人日薪的金錢。

英國一名郵政官員希爾(Rowland Hill)發現,當時郵費是以距離和紙張數量計算,收費昂貴也不方便。他後來提出以重量為單位計算郵費,並且發明郵票,促成現代郵務的誕生。

1840年,英國皇家郵政公司(Royal Mail)推行「統一便士郵資」(Uniform Penny Post)政策,列明如果在大英帝國境內寄出不多於半安士的郵件,劃一收費為一便士。

民眾除了可用廉宜價錢寄信外,也大大提高他們寄情人節卡的意欲。此後,情人節卡便大量生產,情人節寄心意卡亦開始普及。據統計,1871年就有多達120萬張情人節卡從倫敦的郵政局寄出。

情人節卡:卡片上通常有關於愛情的彩色畫像,也會附有動人詩句。(Getty Images)

↓點擊下圖放大圖輯,看更多浪漫情人節卡↓

「毒舌卡」應運而生

情人節卡風頭一時無倆,然而現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有情人,那麼他們又可以寄什麼呢?

所謂「愛」的另一邊是「恨」,人們既然沒有情人,也可以選擇寄給仇人,或者藉機拒絕「狂蜂浪蝶」,因此情人節「毒舌卡」應運而生。

維多利亞時代有一些稱為「Vinegar Valentines Card」(醋味情人節卡),專門用作惡意中傷收件者,卡片大多具有嘲諷和滑稽的成分,附有諷刺的配圖,甚至侮辱性的詩句。

人們匿名方式寄給他們仇家表達憤怒,收件者似乎只得「硬食」這份怨氣。而根據當時的郵務政策,寄件者還可以選擇收件者支付郵費;收件者在浪漫的情人節被人吐糟一番,還要自己「倒貼郵費」,心中不忿可想而知。

情人節卡:維多利亞時代的情人節「毒舌卡」層出不窮,這張就是形容收件者是一條「毒蛇」,請他從卡上的各種利器中挑選一種,讓他的朋友將「毒蛇」斬掉。(Getty Images)

↓點擊下圖放大圖輯,看更多「毒舌卡」↓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