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演說:更強硬的蔡英文路線 兩岸轉圜空間越來越小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5月20日,賴清德宣誓就任台灣新總統。他的就職演說顯示出他在兩岸問題上的態度將比蔡英文更強硬,但時移世異,兩岸關係的現狀已不同於四年前和八年前。賴清德演說被大陸國台辦定性為「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折射出台海風險攀升。

賴清德在演說中說:「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四個堅持」是蔡英文提出的兩岸主張,賴清德重申「四個堅持」,顯示出他目前將延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以安撫美國社會的「疑賴」聲音。關於這點,賴清德所任用的「國安團隊」大部分留用蔡英文政府的人員是例證。早在去年參選期間,賴清德就說過他的兩岸路線與蔡英文一致,「非常清楚、完全沒有模糊」。在「四個堅持」之下,賴清德演說還傳遞出蔡英文時期以來的政策取向,比如減少與大陸的聯結,讓台灣走向世界,通過價值外交與民主共同體來對抗他所渲染的大陸威脅。

因為沿襲蔡英文路線,所以短期內賴清德應該不會推行法理台獨。賴清德說「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台灣「一樣響亮」的名稱。這顯示出他暫時不會更改「中華民國」的名稱,而是在既有事實下以漸進方式推動隱性台獨,讓台灣與大陸漸行漸遠,恰如過去8年蔡英文政府所採取的「切香腸」策略。

2022年8月3日,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與蔡英文會晤。(蔡英文IG)

不過,相較於或多或少願意嘗試與大陸溝通、對話的蔡英文,賴清德的措辭強硬許多。賴清德就職演說把大陸等同於中國,以對抗邏輯將大陸對台政策簡單形容為「文攻武嚇」,把大陸塑造為台海和平的威脅者。他說:「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持續衝擊全世界,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為了對抗他口中的「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賴清德主張台灣要健全安全法制,強化防衛力量,建構經濟安全,「推動價值外交,跟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來發揮威懾力量,避免戰爭發生」。這反映出賴清德上任後兩岸在法律、經濟、軍事、價值外交、意識形態等領域的對抗會增加。

然而賴清德的說法既忽略大陸時至今日依然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又未能看到大陸一直主張和平發展並將和平發展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組成部分。無論是1996年台海危機還是2022年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事件,之所以能有驚無險,一個根本原因在於大陸同樣不願兩岸兵戎相見,在於和平同樣是大陸的目標。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中央社LIVE影音截圖)

遺憾的是,賴清德不理解大陸的複雜性與多重面向,只知道在一己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單向度放大他所理解的大陸某個面向,從而把本可和平相處的兩岸放置在不應有的對抗邏輯。他以為沿襲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可以讓美國放心,但形勢已不同。8年前蔡英文上任時,兩岸關係經歷馬英九8年的穩定健康發展,已經有良好的基礎,所以哪怕蔡英文屢屢刺激大陸,但兩岸關係尚不至於失控。賴清德面臨的情況不同,兩岸關係在蔡英文任內已經大幅惡化,重回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僵冷、對抗狀態,大陸內部的強硬聲音有所上升,台灣內部則瀰漫「反中」意識形態。

在這樣情況下,本就比蔡英文台獨意識形態強烈的賴清德怎麼可能讓兩岸關係像美國期望的那樣維持現狀?更何況美國期望的維持現狀又和大陸期望的維持現狀存在重大區別。隨着大陸反獨促統的決心愈發強烈和堅決,面對兩岸高度懸殊的綜合實力差距,比蔡英文更強硬的賴清德恐怕會讓兩岸關係的轉圜空間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