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尷尬或熱血:反應兩極的《後浪》揭開不同的青年想象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5月3日晚間,中國大陸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B站)發佈「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影片——《後浪》,引起網友熱議。不論稱讚或是批評,都無法否認《後浪》在微信好友圈刷屏的事實。在五四青年節前夕,這段近4分鐘的影片開起世代、不同階層間的對話,像是一股浪潮,從中更可以看出不同社會群體對於國家「青年」的理解與再定義。

《後浪》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和觀察者網6家媒體聯合B站發佈,並由中國大陸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朗誦,慷慨激昂的語調,表現出對中國年輕人的羨慕、感激、肯定,同時也駁斥所謂「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傳達希望後浪能夠盡情奔湧的祝福,畫面搭配的是B站UP主(上傳者)的各種素材、紀錄片等,可以看到青年的不同樣貌和娛樂,電競、旅遊、拍攝短片、跳舞,透過這些畫面的交織應證片中的一句:「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後浪》邀請演員何冰演講,影片評價兩極。(bilibili影片截圖)

《後浪》不同世代的兩極評價

這部畫面精美但也不到完美的短片會在今年會成為「爆款」,有其天時地利,因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大陸從政府、媒體到民眾對於投身抗疫青年的肯定看重,這樣的情緒認識延續到今年的五四,使得這個屬於青年的節日更加被重視。

有趣地是,根據轉發分析,這部稱讚年輕人的短片得到許多中壯年以上人士的共鳴和稱讚,但對於年輕受眾而言卻是不討好的,甚至引發許多批評和爭議。許多網友好奇表示,「為什麼短片主題是後浪,轉發的卻都是前浪呢?」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這些自認「前浪」的受眾在這部影片中看到青年人的不同樣貌,年輕抗疫的戰士、經典文化透過新科技傳承,羨慕年輕人擁有的「權利」可以讓「自己的熱愛就是生活」,但是影片也提醒,「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肯定年輕世代的努力和專業,更以 「一句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將過去舊時代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枷鎖拋開,寄予希望年輕人盡情奔湧的肯定和熱情。

「前浪」從中看到了對青春的讚賞和年輕人的歌頌。對於前浪而言,在這次的短片中加深對青年的理解,以往不被稱讚的迷戀虛擬偶像、電競、COSPLAY等年輕人所熱愛「前浪」卻不一定理解的東西在這個視頻被賦予了正面的意義,「前浪」看到未來國家主人超越這一代人想象的無限可能,對《後浪》充滿讚美,認為看完後熱血而激勵。

影片中不斷提到對年輕人滿懷羨慕和感激。(bilibili影片截圖)

但是對部分年輕人而言,他們卻是被限縮,被臉譜化了,看完只有滿滿的尷尬,他們對於自己究竟是不是「後浪」給出了疑問。批評者認為,片中給出的並非是所有年輕人生活的樣貌,也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將自己的「熱愛過成生活」,反而是每天都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這樣歌頌年輕、青春的短片,部分中國年輕人並不買賬,有許多網友更直言「我不是、也做不起後浪青年」。

青年疑問:我配當後浪嗎?

微信公眾號「北極星校園觀察」就以「我們來算一算後浪青年要花多少錢」為標題,表示在歎服當代年輕人時,也該算一算這些後浪青年的花費,例如影片中出現的VR眼鏡要人民幣2299元、單反相機要人民幣1500元、去賽車要300人民幣,潛水一趟要5000人民幣,冰島旅行15000人民幣跑不掉。

該公眾號提到,2019年全中國大陸居民人均支配收入3,0733元,如果每個後浪青年要將影片中的活動都玩一次相當於159.54個月的中國國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從這樣的角度,或許就能理解為何這麼多中國年輕人認為自己並非「後浪青年」,以及對於《後浪》中呈現的青年反感的原因,這麼一個龐大的群體在短短的4分鐘呈現的形象不能代表廣大的青年。

當然,本就很難期許一部短片將不同群體的青年方方面面完整呈現。但這些認為自己並非後浪青年的年輕人批評的是年輕人作為勞動生產者的辛勞,面對生活壓力的痛苦沒有被看見。影片中着重的是青年人年輕活力、聚焦在中產或精英階級年輕人消費娛樂、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但能夠負擔這些娛樂的人又有多少呢?

影片中呈現的青年樣貌被認為是給精英階層的年輕人,不能代表大眾。(bilibili影片截圖)

此外,影片中對青年的羨慕和對這個時代進步的讚美,也讓這些反《後浪》青年認為是不現實的避開年輕人生活矛盾的一種傲慢,因為即使這個時代有豐富的文明、充分的資源和快速的網絡,卻一樣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

尤其一句「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讓很多年輕人憤慨,這種正能量台詞與青年的喪文化式相斥。也因此,這樣來自「前浪」的羨慕、讚美讓許多青年人因此覺得難以承擔,心理的潛台詞或許是: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青年的苦,不求理解但別硬捧。不合時宜的誇讚讓人難以承擔,變成一碗年輕人喝不下的雞湯。背後有的是對握有資源、權力的「前浪」的不滿、不同社會階層青年對「後浪青年」代表性的質疑。

但怎麼樣的短片才能真正代表青年? 將年輕人作為勞動生產者的艱辛、生活的困難和苦楚記錄下來,就又能真正代表青年嗎? 答案或許也是否定的。而對《後浪》的討論還在持續着,從中也可以看出對於「青年」一詞,不同族群階層的不同想像。

《後浪》開啟多元的輿論場

《後浪》究竟是成功的短片嗎? 對B站而言,從主打二次元經濟、青年亞文化的彈幕視頻網站到製作出這個爆紅短片,《後浪》讓手握1.3億年輕人的B站又收穫更多中高年齡層的用戶,無疑是一個擴大社群的成功營銷。

《後浪》在中國大陸掀起廣大的討論。(bilibili影片截圖)

而在評價方面,不論是詆譭還是讚美,《後浪》和反《後浪》陣營在五四青年節掀起的討論,從「宣傳青年節」的角度無疑也是成功的: 它先是拋出對青年的讚美,接着在社群媒體討論中開始第一波「前浪」讚賞「後浪」的聲浪,而後迎來第二波部分「後浪」的反撲,這些「後浪」撕下被賦予的標籤再重新定義「青年」,並告訴前浪「你也可以這樣理解我們」,接着再有前浪或不同的社會群體給出後續幾波的反饋,使得今年中國的青年節,開啟世代對話,賦予「青年」不同的想象。

《後浪》中青年的形象是臉譜化的、標籤式的。但在經過多方的詰問、對話,反思和質疑的過程中,使中國青年群體的樣貌漸漸被拼湊出來,從扁平到立體,從單一到多元,中國大陸青年的樣貌在輿論場中是複雜繽紛的,這一波討論更帶出許多中國大陸青年在意的社會結構性問題及階層矛盾,而參與討論的後浪們積極的發聲,對待議題的多元的視角,反覆地證明了他們就如《後浪》所讚揚的,是「心裏有火,眼裏有光」的青年。比起粗暴的將《後浪》和反《後浪》兩個陣營二分,在這其中每個討論角度事實上都彌足珍貴,而《後浪》引發的討論浪潮甚至片子本身更加精采,也更加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