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觀察】兩軍緊急增兵 邊境對峙會走向戰爭嗎?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中印兩國軍隊在邊境對峙事件已持續超過25天,期間一名中國士兵在疑似班公錯對峙地區被印軍士兵「俘虜」圍毆之後,中國的邊境駐防部隊士兵「投桃報李」,俘獲至少5名印軍士兵。

不過,目前雙方的衝突,還是有限的冷兵器——木棒、鋼管和石塊等,以及肢體衝突層面的互有攻防。

網傳解放軍士兵遭印軍圍毆 頭破血流軍車被破壞 請點擊觀看大圖:

+5

印度媒體披露,在近期的班公錯的中印對峙中,印軍有有72人被毆打致傷,其中一些人傷情嚴重,被送往醫院。至於中國士兵的受傷情況及人數,北京方面則沒有更多信息披露。

有消息稱,印度軍方和中國軍方正在將重型裝備和武器,包括火炮和戰鬥車輛等,向中印邊境地區的後方基地轉移。美國《防務新聞》轉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衛星圖像捕捉到了中國在實際控制線一側大幅加強國防基礎建設的畫面,包括在距離班公湖地區約180公里的空軍基地進行的建設活動。

印度方面的評估是,中國軍方集結的目的是向印度施壓。

印度軍隊則向上述地區派遣了包括部隊、車輛和大炮在內的軍事增援部隊,以應對中國軍隊。一名印度高級軍事官員表示:「我們很清楚中國的策略。印度軍隊的立場很堅定,除非恢復該地區的現狀,否則我們不會有任何退讓。」

中印邊境對峙難至「全面開戰」

目前,中印邊境的對峙仍在進行,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在近期均表示,當前局勢總體是穩定的、可控的。但實際上,中印兩軍由前線的對峙轉為兩軍整體的較量,因為中印兩軍均在後方調兵遣將。

多維新聞此前就曾報道,近年來,解放軍在青藏高原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儘管受到地形限制,但仍在武器裝備領域實現大幅領先印軍的局面。無論是ZTQ15式輕型坦克,是PLC-181型車載155毫米榴彈炮,還是其他重型裝備,其火力打擊能力均有提高。

同期,印度也在強化中印邊境的山地打擊能力,不僅組建新的山地打擊部隊,而且還從美國購買諸如CH-47「支奴幹」重型運輸直升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C-17重型運輸機等武器裝備,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印度一位高官5月31日警吿中國稱,「現在不是1962年」,「印度不會容忍任何來自中國方面的欺凌」。在一份重要聲明中,曾任印度陸軍上尉的旁遮普(Punjab)省首席部長辛格(Amarinder Singh)31日表示,印度不會容忍任何來自中國方面的欺凌,並補充說,現在不是1962年。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國和印度之間爆發了一場邊境戰爭。中國與印度的邊界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這場戰爭在西段和東段同時進行,又以東段由印度實際控制的「藏南地區(印度「東北邊境特區」)為主戰場。為期一個月內的兩階段戰鬥期間,中國解放軍深入原印軍控制地區,以陣亡700多人的代價換取斃敵、俘虜印軍超過7,000人。中國在取得勝利後即撤回——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印度則重新佔領絕大部分爭議地區,兩國皆宣布勝利。

中印邊境地區持續衝突導致雙方增派駐邊兵力的消息,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印戰爭爆發的擔憂。那麼,中印會在邊境地區爆發一場戰爭嗎?

5月29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對中印邊界問題的立場清晰明確,中國邊防部隊一貫致力於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目前,中印邊境地區局勢總體是穩定的、可控的,雙方有能力通過既定的涉邊機制和外交渠道溝通解決相關問題。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5月29日表示,正在與中國進行軍事和外交層面的雙邊談判,以解決爭端。可見,中印兩國並不希望在邊境地區爆發一場戰爭。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5月30日表態。他在與美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通話時,稱中印在外交以及軍事層面,通過現有機制解決問題。(資料圖片)

由於中印均是有核國家,因此,兩國網友所謂的「全面開戰」看來可能很小,但小規模的衝突很可能會不斷上演。而這,其實是中印邊境地區「保留節目」,只不過這次衝突視頻的曝光,讓中印邊境不時會發生的冷兵器和肢體衝突被放大和聚焦而已。

2017年中印在洞朗地區的對峙,局勢比今天還要激烈,但最終「握手言和」。未來,中印之間的邊境摩擦勢必還會不斷泛起,但可以預期會在有限範圍和烈度之內。

疫情之下,兩國如何管控危機

對於中印這次邊界危機,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5月27日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說,美國願意調停。他說:「我們已經吿知印度與中國,美國已經準備好、願意且能夠斡旋或調停中印現在激烈的邊境爭端。」

但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27日在記者會上說,目前,中印邊境地區的局勢總體是穩定的、可控的。中印之間有完善的涉邊機制和溝通渠道,雙方有能力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相關問題。

印度官方與民間媒體也一致撇清跟特朗普的瓜葛。《印度報》 (The Hindu) 5月29日刊文稱,莫迪政府跟北京當局正試圖通過和平協商方式解決邊境問題。內容援引了中國《環球時報》觀點稱中印雙方應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同時提防美國對亞洲地區安全角勢所抱的不良動機。

還有印度媒體稱,特朗普此前還提出願意出面調解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新德里當局對此給予回絕。《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近日證實稱,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沒有進行任何溝通,兩人最新一次圍繞新冠病毒疫苗情況進行電話交流的時間停留在2020年4月4日。

特朗普的「熱心」,背後是美國對華遏制的陽謀和顯示美國亞洲存在感的目的。作為亞洲地區的兩個大國,中印關係因邊境爭端、西藏問題,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印巴衝突的中國如何站隊等,經常會呈現出被稱為「龍象之爭」的局面。美國自然不會錯過展示存在感的機會。

相鄰的中印兩國,目前GDP總和超過17萬億美元。從2019年國家GDP數據上來看,中國GDP總量接近15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排在全球第二;而印度2019年GDP總量為2.83萬億美元,排在全球第六位。2019 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 億美元大關。

雖然,中印在邊界問題上寸土不讓,但中印同為崛起中的新興大國,同屬發展中國家,雙方在戰略上也存在廣泛合作需求。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可能有龍、象之謂的中國和印度不得不承受的宿命。

事實上,在面對邊界糾紛的問題上,兩國已經逐漸尋找到「擱置分歧」的方法:將可能爆發的「爭端」維持在「事端」層面,以撤軍和對話等技術手段處理。

無論是新德里還是北京,都已經認識到中印關係對兩國的重要戰略意義,穩定兩國關係是兩國政府必須面對的一項挑戰。這從近年來中印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就可見一斑。中印領導人2018年的武漢非正式會晤後,逐漸形成了非正式及正式訪問交替的互訪「機制」。

2018年4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東湖邊散步,雙方就中印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同意指示軍隊加強雙方的戰略溝通,建立互信。(資料圖片)

根據雙方約定,2020年印度莫迪還將再次訪華,舉行第三次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形成會否有變目前尚難定論,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印兩國的關係,不太會向2017年洞朗對峙一般按下暫停鍵。

有觀點稱,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印同為新興經濟大國,兩國復興經濟的共同利益需要,恐怕要超過對邊境不毛之地寸土必爭的決心。

所以就這次邊境衝突,僅是印度方面媒體報道,中方媒體較為沉默,兩國官方也沒有高調指責對方。中印兩個核大國將邊界爭端,限制在拳腳和石塊冷兵器衝突的水平,或許更符合雙方戰略訴求和現實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