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增兵青藏高原 北京面臨難題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在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的「世界屋脊」之上,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人口大國卻以「街頭打架鬥毆」的方式給全球圍觀者上演了一場邊境衝突。

儘管兩國中高層都擺出了和平解決事端的姿態,卻又不約而同地競相往衝突地點輸送兵力和武器。可以想見,在中印漫長且有爭議的國境線兩側,將會形成長期性的對峙局面,並將伴以不定期的直接衝突。

如此勢將牽引兩國投注更多武器資源與軍事人員,進而構成沉重的國防壓力。不過在另一方面,也給已經許多未有參與戰事的中國提供了一個練兵機會。

高原練兵

中國古語稱,「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當下這支軍隊已經有10個「千」日未有「用兵」。因為中國軍隊前一次參與的戰爭是1979年至1989年的中越戰爭。距今已有30年時間左右,總計約有「萬日」,也就是10個「千日」。

長時間按兵不動以韜光養晦,成就了中國持續約有40年之久的戰略機遇期。不過對於軍隊而言,卻也延緩了軍隊裝備的更新換代,難免導致軍人戰鬥意志消磨,甚至滋生腐敗作風問題。2012年中共十八大後,軍隊受到強力整頓,開啟深度變革,側重實戰訓練,不過其效果肯定都不如真實戰場的考驗。

而中印之間註定形成長期對峙局面的邊境之爭,或許為中國軍隊提供了一個練兵的機會。消息顯示,班公湖及其附近區域拳腳棍棒衝突之後,中印兩國都在向衝突點增兵和加築工事。這是一種常規操作,不論進攻或是防守,或是僅僅作為軍事準備、戰略威懾,都需要維持一定規模的軍事人員。

在「世界屋脊」的中印交界之處,也確實是一個適合練兵的地方。主要原因在於此地是中國生存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因為海拔過高,導致低温、低壓、缺氧、強風、強輻射,運動困難,動植物稀少,幾乎完全依賴後方補給。但是「平時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青藏高原的艱苦環境,反而更能鍛鍊軍人的作戰意志,提升軍人面對真正戰爭時的生存作戰能力。

中國歷史上有過「以戰練兵」的先例,而且距今不遠,正是30年前的中越戰爭。在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高強度戰爭之後,兩國斷斷續續的零星和局部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989年。特別是1984年至1989年的「兩山輪戰」,中國抽調各軍區部隊輪番上陣。十年文革曾經中國軍隊造成巨大沖擊,而經中越戰爭之後,這支軍隊得以總結教訓、重整編制,並因此提升了實戰能力。因此,如果中國意圖在青藏高原練兵,不排除將採取輪訓方式的可能。

事實上,不論是北部邊疆、南海島礁,還是青藏高原,守邊軍人的生存與生活條件往往比較惡劣,尤其需要向其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而在青藏高原前線與印度對峙的臨戰時期,更需如此。

工事之爭

在中印對峙過程裏,中國的後勤補給將承受較大壓力。由於青藏高原絕大部分屬於中國,中印實控線距離印度更近,後勤壓力將大於印度。空運物資承重比較有限,鐵路鋪就困難,中國的補給線將主要以公路運輸的方式,而且需要橫穿整個青藏高原,經歷漫長、蜿蜒、顛簸且不安全的道路。

中印邊界問題已經持續半個多世紀,至今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甚至頻起衝突,在未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內或許都難以和平解決,或者控制局面。這也是體量相當的國家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在中國南海地區,由於中國國力擁有壓倒性優勢,容易掌握局面,遏制中小型國家的冒險衝動,防止極端事態。但印度是一個擁有核武器、人口過10億的大國,在南亞區域軍事外交風格一向比較強硬和蠻橫,對1962年中印戰爭時的敗績耿耿於懷,容易在邊境對中方做出挑釁性、冒險性行為。這也是中印邊界久拖不決的重要原因。

中國將不得不在中印邊界地區長期備戰,但是因為補給困難,消耗太大,還需尋找其他應對之策。

其實,青藏高原的邊境守衛與南海地區的守衛有同理之處。青藏高原的群山險峰與南海海洋都不必駐防,需要駐防的只是中印領土交界處的部分谷地、緩坡、隘口等爭議點,以及南海的島礁。

中國通過天鯨號挖沙船增大和加固島礁,修築防禦工事等做法,實現了對南海地區的更有效控制。而對於中印爭議邊界的重點區域,其實也可以進行定點佈防,修築工事。而且,如果能夠擁有一定數量的大承載量且能在高寒環境下飛行的運輸飛機,將可避免長途陸路運輸的巨大消耗,減輕後勤壓力。

事實上,包括此次在內的多次中印邊境衝突,起因都是中方或印方修築公路、堡壘等工事。所以,中印邊境衝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視為軍用工程建設的比拼。就此來說,如果中方能夠解決空運的難題,將形成對印度的更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