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解放軍重返1962控制線 中國拒絕邊境灰色地帶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6月上旬, 中印兩軍在西段邊境地區已經對峙了一個月。除去5月5日至6日間在班公湖的大打出手外,兩軍更多的行動仍停留在戰略層面上。

從5月27日到6月3日,根據印度《克什米爾時報》等媒體披露的信息,外界可以發現,解放軍已向西躍進,前出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約四公里,將對峙一線置於加勒萬河匯入什約克河(Shyok River)的河口地帶,即中印1962年戰爭後的中方佔領線。到4日,《今日印度》不僅再次確認解放軍前沿在河口地帶,還稱印軍已將陣地西移一公里。

這一系列互相印證的信息意味着中方正在用重返1962年佔領線,並將其確立為「實際控制線」(LAC)的行為,繼續強調邊境地區不存在可供印方蠶食的灰色地帶。

《今日印度》在5月24日的一則「獨家新聞」中,印方展示了中印加勒萬河谷的對峙點在河口地區。(《今日印度》網頁截圖)

從印軍多名「匿名官員」向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中方的行動遠比中文世界想象的斷然且有力。到5月26日,印度權威軍事專家舒克拉(Ajai Shukla)在接受《商業標準報》採訪時還稱「約有三個旅的解放軍佈置在加勒萬河谷到班公湖的一百多公里的戰線」,有可能攻擊兩百公里外的印度北阿坎德邦地區,一時,新德里各界譁然。

但總的來說,中印西部邊境地帶的態勢仍是穩定的。大批解放軍與印軍仍隔什約克河相望,雙方也只是逐步加強臨時基礎設施。

中方在兩周之內派駐了直升機、重型工程機械等設施,在河谷內修建了近百處營房;印軍則沿什約克河西岸公路築壘防禦。偶有解放軍聯絡官涉水過河與印方交涉。雙方在幾周之內維持着面面相覷的狀態。這種平靜的狀態與班公湖岸邊的大打出手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一現狀顯示了一線印軍中下層指揮官對1962年控制線的被動接受態度。

當然,中、印兩軍中、下級別指揮官只能決定一線態勢,即便是更高一級的少將級(師級)指揮員,他們仍不能擺脱上級指示。而新德里方面對1962年控制線的接受度可能也很高。在印度防長辛格(Rajnath Singh)6月2日的講話中,外界得知,中印兩軍有望在6日的中將級會談後「拿出解決方案」,並以「友好方式」結束對峙。

由於印方消息人士已披露中印軍方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討論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避免兩軍不在LAC一線展開軍事活動」,那麼,接受現狀無疑是最省力的選擇。此舉既不會損害中國的利益,也不至於損害印度的自尊心。

事實上,印方對於中印邊境對峙的起因可能頗為心虛。印度恰恰是西段邊境地區改變現狀的一方。《印度斯坦時報》、《印度快報》等特別強調,印方2019年4月修築的達布克-什約克-鬥拉特別里奧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是中國採取對抗措施的起因。

近三個月以來,新冠疫情在印度全境繼續蔓延,雖然印方採取瞭如圖所示的隔離流民等手段,但印度國防部已經在6月3日前後成為新疫區。(美聯社)

這條軍、民兩用公路連接了印度拉達克地區重鎮列城(Leh),南方可延伸到中印對峙的班公湖地區,北方可沿什約克河谷一線,通過一座橋樑,前往鬥拉特別里奧地(Daulat Beg Oldie,簡稱DBO)軍事基地。考慮到印方此舉單方面改變了當地自2013年以來相對穩定的邊境局勢,印度媒體也認為「為DBO地區修建的道路基礎設施已對中國人構成威脅」,中方的反制就可想而知。

而就中印西部邊境地區的交流經驗來說,解放軍已經在2013年4月15日後的「斗拉特別奧里地(Daulat Beg Oldi)事件」中給了印度相當的經驗與教訓。當時,中方為抗議印方在中國楚木惹地區修築工事,以及中印邊境沿線設置監聽設備,便派兵進駐斗拉特別奧里地基地東南。在兩國軍方、外交人士磋商三後,此案以印方拆除楚木惹工事,拆除監聽站以及中方罷兵吿終。

因此,儘管對印度來說,中印邊境對峙引發的聲勢正越來越大,印度國內幾乎要傳出「洞朗2.0」的呼聲,但新德里方面仍有按歷史經驗,隨時解決問題的操作空間。在印度國防部秘書(即第一副部長)庫馬爾(Ajay Kumar)已在4日檢出新冠,導致印度國防部機能癱瘓,至少35名海、陸軍司令部高官被迫隔離,防長辛格也居家辦公之際,印方故技重施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