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經濟走向如何? 總結林毅夫的3個觀點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24日)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的主題是「十四五」規劃編制。
《北京青年報》旗下公眾號「政知見」周二(25日)介紹部分出席專家的背景,包括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副部長級)林毅夫。他曾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2013年9月還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現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諮詢委員會的副主席。

一、必須依賴國內市場和需求

近大半年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挫環球經濟,影響之巨大比中美貿易戰有過之而無不及,其間林毅夫多次就此發表意見,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出口國,所以疫情在影響全球經濟的同時,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也很大。

既然海外市場有長期萎縮之虞,林毅夫強調,處在當前形勢之下,中國的增長必須依賴國內市場和需求。

林毅夫指出,特朗普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2018年的貿易逆差還在增加,對中國的逆差增加了11.7%。(AP)

早前中共領導層就提出「內循環」的講法,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中要應付的不只疫情常態化下的經濟困境,另外還有美國所發動的對華經貿科技戰。

二、美國想孤立中國但只是孤立自己

改革開放超過40年,「美國因素」從來都是不能忽視的變量,而華府迄今仍是全球政經軍與科技的第一強權。

林毅夫對此的看法總體來說是樂觀的,單講疫情應對,中國如應對得當,不只能完成今年全面脫貧的目標,確保未來增長品質,兼且也將像2008年那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一樣,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比重、地位和影響。至於長遠而言,他也認為時間站在中國一方。

林毅夫表示,美國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霸權,中國的崛起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因此美國意圖打壓中國。(資料圖片)

對於美國打關稅戰,林毅夫不以為然,判斷這實際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無助於改善對華貿易逆差,完全旨在「抑制中國的發展」。他相信中國只需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以自身發展惠及全球,終究可以反制華府:「如果能這樣做,美國想要孤立中國,最終也只是孤立它自己。」

三、允許政府赤字率上升到3%以上

也不是所有官方人士都如此樂觀,全國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員傅瑩就表示:「(若華盛頓右翼主導對華戰略),中國自身的發展路徑很難不受到大的衝擊。一旦中美滑向局部乃至全面『脱鈎』,美對華採取極端行為的顧忌就會減少,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難度也會增加。」

市場關注中國首季經濟顯著倒退,會否影響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資料圖片/中新社)

不論對「美國因素」如何取態,林傅二人都認同中國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其中林毅夫就講得頗具體,期望「有為政府」除了發揮「投資拉動」的作用,還需要同時保護家庭、保障消費,幫企業渡過難關,所以政府可以使用積極財政政策,允許今年財政赤字率上升到3%以上,甚至增加2至3個百分點。不過他又提到,明年仍有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因此中國應為明年留出政策空間。

目前為止,林毅夫所提到的特別國債和消費券方案經已進入實施階段,至於「提供資金流動性支持」、「允許貸款延期支付」、「提高低保的救濟標準」、「擴大開發銀行貸款規模」等等,則尚在探討階段。據其於4月估算,中國的全年增長將主要依靠第3和第4季度由投資拉動的反彈,如果下半年增速能達到10%,那麼全年增長率會在3%至4%之間,可望遠超全球平均表現。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