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聲言「台灣不曾是中國一部份」 美國「模糊策略」告終?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稍早前稱「台灣一直非中國一部分」,並稱過去35年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
蓬佩奧一席話引發廣泛關注,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14日進一步闡述說,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明顯不同,美國對台灣主權沒有立場。

等同於「維持現狀、擱置爭議」

「台灣不曾是中國一部份」(Taiwan has not been part of China),這句話要爭拗起上來,可以理解為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又可以解讀為儘管王朝中國將台灣納入版圖,但從未行使現代定義的國家主權。然而蓬佩奧在訪問中的一言半語真的值得如此字斟句酌嗎?與其說他經過法理、歷史、政治等各方面研究後下此斷言,不如說是一種已懶得跟從一貫官方口徑的「我口講我想」心態,不在乎北京會如何反應了。

「統一台灣」是中共和大陸國民從未放棄的目標。圖為2000年8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辦報刊《世界新聞報》之封面。(Getty)

按中外交往基礎而言,北京在兩岸議題掌握住底線主導權,各國如欲與大陸建交,都必須遵行北京對兩岸關係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而台灣屬於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份;落實到具體行動,大陸政權的友邦除非獲得北京的首肯或默許,不應與台灣設立任何官方名義的交往渠道,更不應同意台灣以任何身份出現於任何國際場合。

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一句到底就是「台灣屬於中國」,但北京的「一中原則」一旦出自西方陣營口中,往往變為「一中政策」,至於美國就更加只使用「認知」一詞來描述「一中政策」的性質,「承認」都稱不上。

+3

所謂「一中政策」對華府而言一向是一項模糊策略,等同於「維持現狀,擱置爭議」,若果由此思路入手,蓬佩奧所言似乎就沒有那麼石破天驚,他只不過是捅破了美國部份政治人物的真實想法。

前北約秘書長籲爭「一個中國」詮釋權 歐盟會打「台灣牌」嗎?

多年來默許、容忍或有限度抗議

就兩岸主權事宜,歷屆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是「沒有立場」,但就主張兩岸以和平方式化解分歧,那麼按強版本「一中原則」,華府何不鼓勵兩岸進行統一協商呢?又為何不斬釘截鐵地表示不介入台海事務呢?

剛好相反,奉行弱版本「一中政策」的美國不支持台獨,但從未曾否定台獨的合法性,兼且於實際行動上持續出售軍備,稱之為維持兩岸的防務平衡,以鼓勵雙方和平談判,說穿了就是要保留「以台制華」的這一手,維持分治現狀最符合美國利益。

▼「三個聯合公報」台灣主權相關內容原文▼(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蓬佩奧「最後的瘋狂」反會幫了北京

就外交文件論外交文件,美國是言行不一的,可是政治現實不等同於外交文件,美國賣武器給台灣,法國也賣武器給台灣,新加坡亦每年派軍隊到台灣受訓,而中國國民黨則高舉著「一中各表」的大旗,這些做法講法或是偏離北京的「一中原則」,或是完全背道而馳,但多年來大陸這邊都默許、容忍或有限度抗議。

「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距離愈拉愈遠

對北京而言,迄今外交上要爭的也就是「模糊空間」,儘管有上述的各種「例外」,大陸至今仍於絕大多數情況下佔有絕對上風。

實力對比不在話下,道理上北京能保持對台的外交槓桿,有能力決定台灣的國際曝光度和現身形式,成功將兩岸問題長年「內政化」,他國除了立足於「促進和平合作」這一點外就無從置喙,畢竟它們建交的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有甚要資格去干涉合法政府行使主權呢?

▼有可能加入拜登內閣成為部長的熱門人選都有誰?請點擊放大觀看:

+7

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國對台都擺脫不了模糊策略,任憑蓬佩奧怎樣「暢所欲言」,華府做的就只是賣多些武器,以及在台海高調些巡航,以至連協助台灣出席世衛大會都辦不到。由此可見,「台灣不曾是中國一部份」是一句鬥氣話,在當下來說充其量是貪口爽空講,但同時也是一句不祥的話,代表雖則只是個面子問題,中美交惡之深,已到了華府不忌諱直踩北京「痛處」的地步了。

蓬佩奧的國務卿日子在倒數,但「蓬佩奧講法」可能長留於美國外交,由信口雌黃演變為對華策略,結果將「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的距離愈拉愈遠。無論如何,北京對於兩岸統獨有自己的盤算和時間表,華府政策僅是考慮因素之一;假如事態進展下去,拜登政府繼續加強打「台灣牌」,維繫多年的模糊空間愈縮愈窄,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有賴這個空間以安定發展的台灣了。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