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副部長徐麟「資本操縱輿論」的警告劍指何方?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中國互聯網資本大老馬雲一個月前的外灘論壇演講餘波繼續震盪,在螞蟻集團被宣布暫停滬港兩地上市以後,中宣部現任副部長、曾經擔任過網信辦主任的徐麟罕見發聲警吿。
這也是一種令人玩味的特殊信號。

11月19日,在中國南部城市長沙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曾經主管中國網絡輿論的徐麟有一段講話,「無論什麼樣的媒體,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商業平台,無論網上還是網下,無論大屏還是小屏,在導向上都是一個標準,沒有法外之地、輿論飛地。我們要牢牢把握新聞輿論工作的主動權主導權,堅決防止借融合發展之名淡化黨的領導,堅決防範資本操縱輿論的風險。」

徐麟的這番話,被解讀為繼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之後,中共意識形態高層對通過資本影響媒體、甚至操縱輿論的「互聯網大鱷」們的再次喊話和警吿。

堅決防止借融合發展之名淡化黨的領導,堅決防範資本操縱輿論的風險。
徐麟
2019年 9月28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主任徐麟,在招待酒會上向前來採訪報道慶祝活動的中外記者表示熱烈歡迎。(新華社)

阿里的媒體帝國

在馬雲外灘講話和螞蟻集團暫停上市事件的發酵下,外界往往忽略了,馬雲的阿里系旗下不僅有代表電商平台的淘寶和天貓,代表互聯網金融的螞蟻集團,其實還存在一個媒體帝國。

大約從2012年開始,阿里巴巴集團開始大規模投資媒體。公開資料顯示,在社交網站繁盛一時的2012年、2013年,阿里投資了社交軟件陌陌和新浪微博。到了2014年,阿里投資了著名的自媒體輿論平台虎嗅,入股文化中國傳媒集團,而該公司控制着著名都市報《京華時報》的經營權。同年,阿里開始對視頻類媒體以及中國境外社交軟件注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對合並後的優酷土豆完成注資。

2015年,阿里依然廣撒投資網,達到投資媒體的鼎盛時期:包括光線傳媒、36Kr、四川日報集團、芒果TV等。螞蟻金服2015年與復旦大學合作開設金融報道獎和獎學金項目,獎勵那些在金融報道上做出傑出貢獻的作品、機構和記者,2015年的年度獎項中,阿里投資的《無界》、財新都有作品入選。同一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以高達20.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香港《南華早報》更是引發熱議……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5年,阿里巴巴以各種方式投資入股的媒體多達20多家,完成了其幾乎在整個中國的傳媒佈局。

當資本開始操縱輿論

而阿里巴巴不斷干涉被投資媒體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尚未被輿論忘記的應該是今年6月「微博熱搜被關閉一周」。6月10日,中國網信辦約談新浪微博,要求新浪微博關閉微博熱搜一周進行整改。起因是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干擾網上傳播秩序,傳遞違法違規信息。」

很多人不知道此處的「蔣某」是誰,這也恰恰是新浪微博干預輿論的成功結果。故事開始於今年4月17日,微博賬號「花花董花花」向電商直播第一股如涵控股的當家花旦張大奕喊話,要求後者停止招惹自己的老公。網絡輿論很快發現,這位被招惹的「老公」就是阿里巴巴最實權的人物之一、天貓和淘寶雙料總裁蔣凡。如此狗血的劇情迅速引爆整個社交媒體,無數吃瓜群眾一面力挺「總裁夫人」,一面炮轟張大奕與蔣凡,甚至掀起了一股抵制阿里的浪潮。

事情發生後,三方當事人都沒有作出任何公開回應和闢謠,新浪微博卻開啟了一場「刪帖禁言撤熱搜」的急速行動。先是@花花董花花的微博評論和轉發權限火速被關閉,隨後相關微博也迅速被刪除。新浪微博還屏蔽了種種關鍵詞,結果,「某貓」、「sky cat」、「蔣fan」、「zdy」等人造詞層出不窮。最誇張的是,「天貓夫人喊話張大奕」的話題也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於新浪微博熱搜排行榜。網民們嘲諷稱,「這刪帖速度遠超一線明星」、「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有業內人士爆料,微博熱搜榜的商業化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除了前三條,其他每條基本上都可以通過付費實現,價格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其實早在2016年,趙軍旗任用台獨藝人的輿情發酵,新浪微博就曾進行話題屏蔽。最關鍵的,那一次連共青團團中央的官微都被封殺了。

淘寶總裁蔣凡的太太微博喊話疑似小三張大奕。(微博@花花董花花)

巨頭與監管的「輿論對抗」

不僅是資本通過自己控股的媒體去操縱輿論,互聯網巨頭們和監管層「輿論對抗」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2019 年 7 月,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警吿:對新技術要敏鋭,總體上支持、有所寬容;但同時也要有所警惕,防止出系統性風險。不要輕易相信一些供給方的宣傳。有人鼓吹顛覆性技術、革命性技術,你要是反對他,你就是「反革命」。這麼做有時只是為了賣自己的產品,有時也是要排斥、打擊競爭對手;當切實加強監管時,還可能打輿論戰。

雖然周小川當時並未點名,但當時風頭最勁、最有資格對號入座的只有尚未更名的「螞蟻金服」。一個月後,馬雲「隔空回應」周小川: 技術是發展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金融也一樣,監管是監管不出好的金融……有時候不恰當的、落後的監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

今年10 月 24 日馬雲外灘演講,被輿論認為是這場持續多年的「輿論戰」的最高潮和「收官之作」。「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馬雲幾句「鏗鏘有力」的話徹底把自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被有的分析認為在走向「不可知的危險境地」。

一場盛宴終將結束?

除了阿里巴巴,近年來,騰訊、百度、快手、京東、字節跳動等中國互聯網巨頭企業共計參與了接近 60 起關於網絡媒體、中國境外媒體、傳統媒體以及媒體平台的投資。

除了對自己平台必要的內容源補充外,這些互聯網巨頭們一方面可以與媒體平台們更親密、深入的進行廣吿營銷合作、對旗下各平台導流;另一方面一些核心媒體或用戶廣泛的媒體平台,讓他們能影響到廣泛的輿論場,這給資本操控輿論創造了足夠的條件,資本的逐利性也讓其干擾輿論成為現象出現。

中共的政治文化從開始就抵制資本進入宣傳領域。「報刊是黨的宣傳工具,黨的喉舌。」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論調,在今天的中共宣傳系統中並未過時。從前期馬雲外灘講話監管層和媒體對其批判和近日徐麟的講話可以判斷,中共在向資本勢力釋放一個信號:中國媒體姓「共」不姓「資」。

在中國,政府,資本,民眾三重的關係,在輿論(言論自由和媒體公器)的話題上相互糾纏,觀察者們看到過 「政商勾結」,看到過「資本過大」,看到過「民粹主義」,也看到「民營企業家」事件中資本和民眾對政府的輿論倒逼。

如何認識這三者在宣傳領域的關係?輿論可以監督政府,但是當資本可以操控輿論,那麼就變相出現資本操控政治,這顯然是中共另一個不容碰觸的紅線。這由政權的屬性決定,也與中共的左翼屬性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