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本營》醜聞再揭內地送禮風氣 醫生老師收紅包是人情嗎?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近日內地著名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爆出醜聞,多名主持收受藝人後援會的禮物,當中更不乏天價奢侈品,官媒隨即發表文章批評這種歪風,表示「別讓不正之風荼毒更多年輕人」。
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於內地送禮文化的反思。賄賂行為自然不應該容忍,但是在中國這個著重人情關係的社會裡,傳統禮數和賄賂的界線往往非常模糊,究竟如何可以扶正歪風,同時保存傳統文化,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快樂大本營》主持被曝收明星粉絲「應援禮」(點圖放大)

+3

在《快樂大本營》的例子中,藝人粉絲後援會通過向主持送禮來幫助自己喜歡的偶像維繫關係,令偶像可以獲得更多的關照。這些藝人粉絲與節目主持非親非故,也無任何傳統禮數的理由送禮,其實本質上已經與賄賂無異。

內地很多送禮行為明顯也是賄賂行為。例如早年內地醫療行業腐敗問題嚴重,一些醫生一手拿手術刀,一手收紅包,這些新聞多不勝數。

兩年前汕頭市中心醫院一名醫生就誤將中秋節收禮的清單發送到微信的工作群中,揭發這名醫生光收取現金就不低於38000元(人民幣,下同),其他名貴禮物包括海蔘、名酒、茶葉、雪茄等,送禮者達30人以上。除了醫療行業外,早年各種公職人員收受禮物也成了「潛規則」,送禮者用昂貴禮物,甚至送上現金來換取更便捷的服務。

汕頭市中心醫院一名醫生的中秋節收禮清單曝光,揭發這名醫生光收取現金就不低於38000元人民幣,此外有其他名貴禮物。(網絡圖片)

傳統禮數與賄賂往往難分

不過內地還有很多送禮行為則同時也是傳統禮數,表面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尊敬,但實際上送禮者也會期待收禮者將來會對其作出報答,在各種事上開方便之門,這使得傳統禮數和行賄的界線往往非常模糊。

例如中國有尊師傳統,去年湖南省名校郴州市第二中學一個高中班的家長委員會就用班費宴請6名教師,並贈送紅包,涉款逾6千元。雖然事件曝光後,當地教育局對涉事教師問責處理,但是學生及家長怎樣可以向教師恰當送禮始終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送禮行為比較近於禮尚往來,與賄賂行為不相關。不過近年社會也流行送贈名貴禮物以突顯自己比他人更有「敬意」,這樣做也更「有面子」,例如不少人在外國旅行回來就會送親友一堆名貴的手信。

上述各種送禮文化均衍生負面後果,賄賂的後果自不需解釋,另外當人們競相送贈名貴禮物,就會形成炫耀及攀比之風,那麼送禮的原意也將被遺忘,沒有人會樂見傳統文化墮落至此。

郴州市第二中學一個高中班的家長委員會用班費宴請6名教師,並贈送紅包,涉款逾6千元。(網絡圖片)

區分不同送禮行為 對症下藥根治

對於各種送禮行為,內地應該考慮對症下藥根治。例如對於明顯是賄賂的送禮行為,就應該從制訂法律和執行法律這方面下工夫。

事實上在六十、七十年代的香港,當時的社會賄賂行為盛行,之後廉政公署成立後嚴格執行反貪污賄賂的法規,最終才解決問題。中共自十八大以來提倡「依法治國」,之後反貪腐及掃黑除惡的成果有目共睹,因此也完全有能力由法規方面入手來減少社會上的賄賂行為。

至於那些介乎傳統禮數和行賄之間的送禮行為,要完全禁止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完全禁止的話也會有礙人們表達心意。

例如針對學生及家長向教師送禮一事,內地教育部於2014年發布《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當中嚴禁教師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但這條法規明顯屬於過嚴且難以執行,徒然成為一紙空文。

對於這些涉及公職人員的收禮行為,應該用合理的法規管轄,例如嚴禁收現金,而且明確訂明可接受的禮物價值,而且這價值必須低到難以用作行賄,這就可以在保存傳統文化下杜絕賄賂。

至於其他難以用法規規管的私人送禮行為,例如那些帶有炫耀性質的送禮行為,則只能透過改變社會文化和教育來慢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