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本地確診病例大爆發 當務之急是填補「疫苗缺口」?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繼當地時間5月16日出現破紀錄的180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後,5月17日台灣的本土確診數更來到了驚人的206例。自新冠疫情從大陸武漢開始爆發至今,全球各地都歷經了大小規模不一的疫情。
這段期間內,台灣除了曾在去(2020)年發生數起零星的羣聚案例以及敦睦盤石艦的不明病源羣聚案外,基本上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都是以境外移入的案例為大宗。
正因為如此,台灣甚至還有餘裕向他國捐贈物資,不斷在國際上宣傳「Taiwan Can Help」,民眾的生活也很快回到正軌,不但運動賽事可以有觀眾入場,演唱會與室內户外大型活動展演亦正常舉辦,確實成為許多外媒與他地民眾稱羨的對象。

疫情嚴峻的當下,蔡英文的臉書還在宣傳國際看到台灣的團結。(Facebook@蔡英文)

那麼,為什麼過去幾乎與疫情隔絕的台灣,會幾乎在一夕間潰堤?事實上,台灣在應對疫情上一直存在許多隱憂,「疫苗問題」就是首要。

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台灣自主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時程不斷延後,當然這與台灣的病例不多,以至於在相關的開發過程中遭遇許多問題。本來,無論是新藥或疫苗,正常從研發到上市都得花上3-5年甚至7-10年,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使得國際間放寬要求,許多歐美與中國大陸疫苗不到10個月就上市讓人們接種。

但台灣一來在「緊急用户許可證」(EUA)相較他地較缺乏彈性,雖然是為了讓疫苗更加安全適用性更廣,但沒能考慮到新冠疫情的特殊性,造成研發速度落後;二來,當疫苗研發落後時,相較於歐美日等國早早向各大藥廠訂購疫苗,台灣卻陷於國際博奕,本來可以購入BNT疫苗如今也破局,只能勉強施打副作用與疑慮頗多的AZ疫苗。

台北市萬華地區是此波疫情的熱區,官方也派出人員進行大規模消毒工作。(吳逸驊/多維新聞)

另一方面,當中國大陸研發的國藥疫苗獲得世界衞生組織的緊急用户許可證後,蔡英文政府表明不願意考慮大陸疫苗,陸委會甚至稱疫苗使用屬於醫衞專業事務,要依據「科學數據」及符合相關法規等條件,還説「我們不接受將疫苗拿來做為政治操作的工具」。

若要論科學數據,大陸國藥疫苗已然獲得認證,法規也只要一紙行政命令即可調整,就像蔡政府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一樣,不也正是以美豬有通過國際標準因此開放進口嗎?如今台灣政府才宣佈,預料7月有台製疫苗面世,恐怕是難解燃眉之急了。

更為要者,當台灣面臨疫情升温,既然美國早已囤積數億劑的疫苗,為什麼不能緊急提供台灣使用,甚至「加價購」都可以,而這才應該是做了那麼多的「Taiwan can help」宣傳該得到的回報。

蘇貞昌要台灣民眾收心,殊不知最該收心的其實是蔡英文政府。(中央社)

其實,放眼中國大陸與歐美日各國,台灣現在爆發案例激增有太多前例與方式可以應對,官方若能適時改弦易轍聽進建言,不論是在疫苗研發或採購上給予更多空間,「不論誰做的疫苗,只要能消除疫情的都是好疫苗」,儘快加速疫苗的施打率,以台灣民眾的素質配合防疫措施,相信能夠有效阻絕病毒的流竄,網路上出現的「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警戒」標語或許就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