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拉松|21人葬身越野賽道 誰該為「死亡競賽」負責?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剛剛過去的周末逝去了太多的生命,中國大陸除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這樣的頂級科學家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歷程,21名馬拉松選手則意外的永遠倒在了甘肅省白銀市的黃河石林山地上。
突然發生的低温、狂風、暴雨、冰雹等一系列極端天氣,讓這項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的百公里越野賽變成了「死亡馬拉松」。相當數量的參賽選手發生了身體失温的現象,比賽中處於前六名的唯一倖存者張小濤,是被一個牧羊人救起。馬拉松愛好者的圈子並不大,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21名死者中有15個都是自己認識的人。

事前恐怕很少有人想到,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會成為一場災難。(微博@黃河石林大景區)

甘肅官方認定,這是一起因局部地區天氣突變導致的公共安全事件,在2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白銀市市長張旭晨表示,作為賽事主辦方,「我們深感內疚和自責」。

但網絡上的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極端天氣是否被提前預報?組織者有無緊急預案?組委會對參賽者的裝備檢查是否嚴格?

白銀市景泰縣氣象台5月21日晚間曾發佈大風藍色預警信號,且直到比賽當晚20時18分才被解除。但賽事組織方卻似乎並未注意。該公司工作人員以及景泰縣政府辦公室在接受大內媒體採訪時,都提到極端天氣無法提前預測。景泰縣氣象局對媒體表示,該局為組委會提供了包含最低最高氣温、風級風向等信息的氣象信息專報,「但是具體的冷空氣過境信息沒有」。

不少國際媒體也注意到了網絡上對賽事組委會組織和應急能力的質疑聲。有參與此次越野賽的網友發帖稱,越野道路在CP2(CP為打卡點)之後開始變險,CP2與CP3之間有一段需要手腳並用的陡坡,摩托車都上不去,所以組委會並未在CP3設置補給,即便到達山頂,也沒有可補充的食物和飲水,「熱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體更是無處可休息」。

有網友分析對比地圖後認為,CP3作為打卡點,設置在沒有通車的地方,這導致CP2到CP4之間將近14公里的路段沒有設補給站,無法提供水、食物和應急設施。有些選手的衝鋒衣在轉運包裏,到CP4站點才能拿到。CP2到CP4路段,正是此次事故的集中發生地。

除了補給不到位,組委會對參賽者的裝備檢查也並不嚴格。按照規定,參賽者應強制裝備保暖層、頭燈、急救毯等物品,但在一些資深馬拉松跑者看來,對於一些精英選手或老手而言,組委會可能默認他們可以省去部分強制裝備,「輕裝簡從」。

此次比賽前,一名多次參加馬拉松賽的選手,曾向主辦方建議制定完整的救援預備方案,比如所有選手要佩戴能發光的標誌物,方便選手白天和夜晚結伴,「結果當時就被組委會和羣裏很多選手無情嘲笑了」。

點擊大圖觀看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的搜救現場⇩

+3

內地官方也已經就這一重大事故發聲。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3日發文,事件具體原因和相關責任「必須徹查」,並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質疑賽事組織方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夠充分,強制裝備的檢查不夠嚴格,「越野賽道設計是否合理,是否慎重,救援設施與組織力量,能否滿足安全保障要求,需要進一步核實給出答案。」

國家體育總局也於5月23日晚緊急召開「全國體育系統加強賽事安全管理工作會議」。

民間亦有不少聲音認為近幾年的馬拉松賽熱潮該降降温了。不過事實上,馬拉松的興起本是現代社會的正常現象。經濟學上就有「馬拉松周期」之説,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之後,往往會以「馬拉松賽事」為依託,進入全民路跑的體育消費黃金周期。

而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也是一個社會中產階層發育的起跑線。中國2019年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儘管因為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一些地方仍處於前現代階段,但同時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依然步入「後現代社會」。而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就是價值觀的多元化,以及在多元化價值觀之下形成無數個細分的「興趣小組」。中國著名政治學者房寧曾在公開講座中表示,一個社會擁有的「馬拉松人口」,就是這個社會的「後現代人口」。

舉辦馬拉松賽事,亦可視為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賽事會直接帶來現金收益,比如贊助商投資、報名費等收入;基於比賽能產生物業收益,如場館租賃和酒店住宿等載體經濟;出售賽事轉播權,可以獲得媒體收益;訓練服務、運動裝備等還能帶動廣義的體育產業經濟。這還沒有把賽事給舉辦地帶來的關注與流量計算在內。

尤其是除了可以從單場賽事明確計算出來的收益外,衍生的運動器械、訓練服務等收益可能是更大的蛋糕。曾有內媒統計,一個中產跑友花在跑步上的年度開支,可以達到2萬至5萬元人民幣。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馬拉松賽事大量湧現。

2019年年初,國家體育總局等十部委發佈的《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對2020年中國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給出的數字是1,200億元人民幣,800人以上規模的全國性馬拉松賽事場次達到1,900場。

但一片藍海之下,不能任由行業粗放發展。如同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文章所講,賽事不能只盯着經濟效益,而不願意在服務和安全上多投入。「有的承辦企業根本不具備組織高風險體育賽事的資格和能力,只重視設置高額獎金等獎項吸引選手參賽,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指導與監督上不想管或不會管,有的甚至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極易導致發生安全事故。」

極限運動確實有「危險和迷人並存」的一面,但並不以冒險為目的。矇眼狂奔的馬拉松,本不應該用21條人命來換取用以規範行業的一腳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