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KOL要為被日本「收買」而道歉 是大驚小怪後的上綱上線?

撰文:楊語濤
出版:更新:

日本外務省近日在網站上公布了其下屬獨立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會」的業務實際評估報告,顯示2008至2016年間,該基金會邀請了一百多位「在社會輿論及媒體界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國人參加赴日參觀考察專案,並在行程結束後撰寫與日本有關的文章、出版與日本有關的書籍,學者何兵、作家熊培雲和蔣方舟,記者段宏慶、馬國川等都列於其中。
事件曝光後引起部份內地網民的不滿,認為這些「公知」(公共知識份子)被日本「收買」了,專門幹「拿人錢財,說人好話」的事情。

實際宣傳效果一般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這屬於典型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邀請人選向來都十分講究,日本方面當然會選擇「資助」那些願意稱讚自己國家的中國「大V」,否則花這些錢幹嘛?

+2

實際一點看,這些「大V」再有威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靠幾篇文章、幾本書影響粉絲對於日本的看法?畢竟決定國家形象的首先是硬實力,而在軟實力方面,更能發揮作用的是《海賊王》、《火影忍者》、《男兒當入樽》、《名偵探柯南》等日本動漫,是在世界流行音樂中能獨樹一幟的日式搖滾(J-Rock),是從黑澤明一直到是枝裕和所構建的獨特電影美學集群,是親自看到日本街道乾淨整潔的直觀旅行體驗。

全球多國都有在做

當然,沒有決定性影響,並不代表公共外交的努力可以不做。通過中國「大V」對日本的描寫,至少可以讓一部份內地民眾對日本的觀感保持與既有印象一致。事實上,有評論表示,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沒有在公共外交上投入真金白銀、嘗試樹立更好的國家形象。

上周三(6月9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受邀的中國人是不是在為日本做宣傳」,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注意到有關報道,稱國與國之間以各種形式開展人員互訪交流的做法,在國際關係實踐中普遍存在,特別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近半個世紀,「雙方由政府支持推動的人員交流不勝枚舉,為兩國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失批評與討論空間

即便是這樣,大概是出於輿論壓力的考慮,蔣方舟還是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在日期間除了生活和研究費用外,「沒有收取任何額外費用」,「日本至今沒有為二戰道歉不可原諒」,在日本期間也看到了日本社會存在很多問題,最後表態「我尊重為國家發聲的網友,相信誤解總會過去,我也衷心祝福祖國,希望國家愈來愈好」。

這就是網絡的現狀:稍有關注度的機構或個人,做出任何一個動作、說出任何一句話,都可能讓某個群體感到「被冒犯」。當這種氛圍變得「極化」,所有正常的批評與探討都可能被看作是「背叛國家利益」。

多元社會自然比單一價值觀的社會更為進步,但前提是精神上的寬容。人們當然可以公開表達自己受到冒犯的感受,但可否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更不是動輒使用「舉報」、「投訴」這些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上文刊登於第26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15日)《內地網民質疑收錢說好話 冷靜看待中國「公知」接受日本「資助」》。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全球最低企業稅警告香港 國際稅收改革潮來了!

「十四五」目標明確 香港仍陷社經規劃迷思

漂在香港

科網巨頭主導世界秩序?「軍事科技複合體」成現代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