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唯考試主義」根深蒂固 大陸禁「炒作狀元」就能移風易俗?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6月23日起,中國大陸各地高考成績陸續發榜。相較過去各地媒體、補習班與學校,多會在發榜後宣傳誰誰誰考了高分、又或者某某是狀元,今(2021)年大陸教育部特別宣示,要進一步規範高考成績發佈和相關宣傳工作,嚴禁媒體、培訓機構、中學與個人炒作『高考狀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信息。

雖然大陸教育部下了狀元禁令,仍有地方迂迴公佈「考得不錯」的學生。(Wechat@撫州在線)

不過,即便如此,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直接公佈沒關係,就像江西省撫州新聞辦公室的微信公眾號「撫州發佈」,就通過微信宣佈這次江西的高考分數線已出爐,官方沒有説誰是狀元,只揭露出「考得比較好的兩個人」,分別是理科的文某某與文科的郭某某。不過,此篇微信發文如今已遭刪除。

中西方政治體制不同,教育體制與升學方式也有許多差異。西方主要國家基本上追求的是「適才適所」的發展,絕大多數家庭與學校較少限制學生的興趣與發展,也不會將「升學率」或是出了哪個「狀元」當作重要的辦學依據。西方社會許多人,更是中學畢業就投入職場,有了工作經驗後再伺機返回大學或研究所就讀。以美國NBA職業聯盟、MLB大聯盟、歐洲五大足球聯賽為例,許多球員都是利用休賽季、甚至退休後再重拾書本。

與西方不同,一年一度的高考,仍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大規模、相對來説也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但由於受傳統科舉考試文化影響至深,每年各校的高考成績,就是對中學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檢閲,也是檢驗一所中學能否育才的重要標誌,甚至還是衡量地區基礎教育是否均衡且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標準。

當然,部分狀元或是優異成績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確可以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但也因為這種「唯考試主義」的心態、中國社會自古至今尊崇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讓莘莘學子在塑造個人人格與興趣的關鍵時刻,往往只有書本陪伴;更糟糕的是,也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許多青年人承受不了壓力,選擇早早結束生命。更別説這些狀元,畢業後在職場上的表現,絕大部分也都「隨波逐流」,成為茫茫人海中的一份子。

事實上,不只中國大陸,台灣社會一直以來也存在「狀元文化」,幾十年來都是如此,現在雖然已經取消過去意義的「聯考」,但扣除掉各式各樣的多元入學管道,通過傳統考試進而能夠繼續升學,仍是絕大多數青年學子倚重的途徑。也可以看到每年重大考試後,考取榜首的學校多會貼出「紅榜單」慶賀,媒體也都會爭相採訪,但與中國大陸類似的狀況是,許多學生在求學階段就因為被考試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必須求助輔導部門、醫生甚至尋短者越來越多。

其實,兩岸這種最簡單的選才方式,可以挑出很多「會念書」、「會考試」的人,但這些人未必就有強大的思考與創造力,更無法預言其未來的生活會如何發展。或許可以這麼説,考試分數高低與人生的成就間,沒有絕對的關係。就像台灣有「雞排博士」,大陸也有狀元郎最後選擇當保全,但只要行得正、兢兢業業在各行各業努力付出,是不是狀元、是不是會考試本來就沒有那麼重要。

中國高考結束後,學生壓力全部釋放,並與家長大力擁抱。(Reuters)

如今,大陸官方下令不準公佈所謂狀元的成績與信息,表示雖然狀元或高分學生具有激勵後進努力向上的作用,卻也有更大的可能造成考不好的學生與後輩的壓力,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變成惡意較量,就失去了教育與考試的最初意義。當然,西方那種按照個人興趣志向發展的教育方式,也不一定就完全適合兩岸,兩岸也早就存在所謂的實驗性質學校,但迄今仍皆非主流。如何結合中西教育的優點,再加上兩岸的優良傳統文化,在其間取得平衡,雖然困難,但仍是必須去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