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兩岸對決互有勝負 比賽結束後「找戰犯」甚無謂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連日來東京奧運的諸多賽事都引發兩岸網民關注,特別是在女子羽球單打項目、男子羽球雙打項目、以及男子桌球單打比賽等,因為有中華台北(台灣)與中國選手的直接對抗,更令觀眾看得血脈噴張。然而,當賽事結束後,因着雙方的特殊關係,衍生而來的後續效應,往往讓比賽最素樸的本質失去了焦點。

東京奧運男子羽球單打頒獎,中華台北的李洋與王齊麟(中間二人)奪得金牌。(中央社)

這次奧運賽事男子羽球雙打項目中,代表中國大陸的李俊慧、劉雨辰,不敵中華台北的李洋與王齊麟,直落二吞下敗仗屈居亞軍;賽後,許多大陸網民毫不留情面對李劉組合進行批判,不僅稱他們稱這是「史上最難看的決賽」、「雙塔沒有一點鬥志」、「別提雖敗猶榮再接再厲,他們不配」,甚至說出「灣灣是你爹嗎,打的什麼狗屎」等偏激言論。

此外,在其他落敗的賽事中,也有大陸輿論將失敗牽拖到贊助商品牌。例如大陸女排穿着阿迪達斯(Adidas)贊助的球衣、女足則是穿耐克(Nike)的衣服,結果卻都不盡人意,甚至輸得有點難堪;在桌球混雙賽事,大陸組合許昕、劉詩雯敗給日本的水谷隼與伊藤美誠,網友們也是批評裁判偏袒地主國、亦有人稱兩位大陸選手「該退役了」。

至於台灣方面,東京奧運迄今為止的表現可說是史上最佳,除了各項已奪牌的賽事外,許多項目選手的表現也都令人激賞。但在男子桌球單打銅牌戰中,教練蔣澎龍臨陣叫暫停,被許多人直指是對手奧洽洛夫(Dimitrij Ovtcharov)得以反敗為勝、扭轉與林昀儒之間氣勢的關鍵;甫結束的女子羽球單打賽事,戴資穎1:2不敵中國選手陳雨菲,也有所謂「財經網紅」在網上質疑戴資穎失誤太多,招致其他網友批評後刪除文章。

若翻開過去的歷史,台灣棒球史上「永遠的痛」、2008年的北京奧運棒球比賽中,中華台北有史以來首次輸給中國大陸,當時台灣球迷從教練到球員,戰犯找不完也挖不停,找戰犯在當時幾乎成為全民運動。而從這些案例中,也可看出運動員與教練所擔負的重責大任,絕對是普通人難以擔待的。

其實,對運動員來說,對於能夠代表國家或所屬地區出賽,都是抱持着莫大的榮譽感,上了場也絕對是拚盡全力,普羅大眾既非箇中領域的人、又無法體會他們所要承擔的壓力是多麼大,因此不論結果如何,給予他們的都應該是鼓勵支持大於批評與責備。

對於兩岸來說,這種全球性、國際性的賽事或許更該是雙方和解的另一個契機,而非用來加深對立。看看台灣桌球好手鄭怡靜、林昀儒都在大陸移地訓練,也都聘請大陸籍的私人教練;戴資穎與陳雨菲也不吝給予彼此鼓勵,陳雨菲甚至表示戴資穎一直以來都是她的學習對象。

可以這麼說,運動員自身對於對手,絕大多數都是惺惺相惜與互感敬佩,但太多的政治因素,往往讓比賽結果不只是單純的體育賽事,因此才會有大陸輿論稱,「再怎麼輸也不能輸給中國台北與日本」,台灣網友則說「贏了中國就是爽」,大陸網友見之嘲諷「一個省隊不小心贏了國家隊就高興成這樣」,台灣網友緊接着反諷「一個省隊也可以擊敗你14億人」。

當戴資穎輸了球,蔡英文Facebook上不說她輸給了誰,但「麟洋配」贏球后就光明正大寫下「擊敗中國隊」;再看8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也未提男子羽球雙打由哪支隊伍奪金,只寫了中國代表拿下銀牌,甚至央視在當天的轉播還切掉了頒獎典禮,而這些,不僅都不是健康的行為,也只會徒增民間的對抗情緒。

值此兩岸局勢嚴峻之際,民間輿論若能不吝給予對方選手掌聲,或許可以讓緊張的台海稍稍降温,但如果彼此連運動賽事都仍跳脱不出激烈的對抗思維,那麼運動賽事反倒可能會加深彼此對立的情緒。

台灣桌球好手林昀儒與大陸好手樊振東的對戰,堪稱本屆東京奧運男子桌球項目的經典戰役。(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