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復燃 「台灣意識」正被包裝為一個諷刺的故事

撰文:林嘉禾
出版:更新:

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的「台灣文化協會」日前屆滿百年,台文化部與中華文化總會合作,動員旗下各大博物館舉辦不少展覽,涵蓋美術(北美館、國美館)、音樂(傳藝中心、北流、高流)、文學(台文館)、歷史(台史博)、影像(國家影視聽中心)等諸多層面。再加上台北市政府所轄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在全台展館遍地開花的系列活動吸引極多年輕人的共鳴與討論,儼然成為一個潮流,更奪走了雙十「110年」的風光。

如此局面其來有自。以文協的歷史來看,該會早在1930年代初的日據時期就歷經分裂瓦解,此時蔡英文政府再掀起這個潮流,不可諱言,政治力是關鍵推手;而如何紀念文協百年,更可看出蔡政府以文化為工具為其政治目標服務。

比如,當蔡英文出席紀念活動致詞時,推崇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賴和等前輩先人「都熱愛着台灣,更懷抱着強烈的認同和使命」,她雖沒講清楚是甚麼「認同」跟「使命」,但致詞前後文串連的,顯然是「台灣共同體意識」的脈絡。

同時,綠媒對文協的「再詮釋」也着墨頗深。《自由時報》10月19日刊出一則社論「台灣文化協會百年慶的省思」,全文幾乎都是站在歌頌殖民者讓台灣「進入現代化」以及「大正浪漫主義」的視角,試圖襯托文協的偉大,但全然未提1915年中國新文化運動對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的深刻影響。日本大正時期的浪漫主義與美術教育,似乎堂而皇之成為台灣文化協會唯一的思想泉源。

雖然台灣官方極力建構有別於中國的台灣文化主體性,但諷刺的是,官方色彩濃厚的中華文化總會設計的文協成立百年標誌,使用甲骨文作為核心意象。(Facebook@中華文化總會)

事實上,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精神,並不是歌頌日本殖民者,而是藉由在文化上啟蒙台灣人,達成「向上」的目標;1921年發表的《台灣文化協會旨趣書》高舉孔子「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見解,倡議新文化運動的推行,這無疑高度貼近於中華文化,再加上「台灣文化協會會歌」也提到「我等都是亞細亞,黃色的人種,介在漢族,一血脈」,提倡「免黃白起戰爭」,更可知文協自我民族認同乃是漢族,而不是「台灣民族」。

這樣敏鋭區別「異族」的主張,向來是文協創立者蔣渭水鮮明的特色,蔣氏在文協分裂之後創立台灣民眾黨,其黨旗更仿效「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設計而成;而提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蔡培火,更在日本投降後馬上加入國民黨,並當選行憲後首屆立法委員。

但如今在「台日友好」的氛圍下,文協百年的盛大慶祝,不只扭曲蔡培火、蔣渭水等人的理念,稱「象徵台灣認同的覺醒」,更失去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批判,形同讓日本殖民場景在台灣重生,這是非常大的諷刺。

為何有這種「殖民復活」的現象發生?從上述幾個台灣官方主導與統合的展覽可以看出來,表面上蔡英文政府雖強調文協「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以及「世界的台灣」的理念,實際上不少展覽的布展風格都具有濃厚日本殖民時代風格,也許是為了要重現當時社會,但周邊商品也大量使用日本殖民風格設計與製作,無疑塑造了歌頌殖民者的氛圍,而這顯然與台灣文化協會的精神有所抵觸。

台文化部強調「台灣人的台灣」,大肆紀念文協百年,任誰都看得出來如今已然沒有了當年那股抵抗日本殖民的「台灣意識」,反而更像是一場向全球展示「台灣不屬於中國」的藝文嘉年華。但是,2021年的台灣實在不需要再舉辦一場「始政126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