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再升職任外交部「主官」 中國外交正愈變愈好?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10月底﹐外交部官網顯示,華春瑩升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分管新聞、禮賓以及翻譯工作,成為該部「主官」。
2019年2月底,華春瑩主持外交部記者會後,連續多月沒有亮相,後被證實是參加中共中央黨校春季學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同年7月,華春瑩接替陸慷升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成為繼首任司長龔澎以後外交部新聞司第二位女性司長。

近年來,隨着中國外交風格整體趨向強勢、剛硬,頻繁在國際場合單刀直入、針鋒相對、火力全開,引發了輿論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各方評價不一,華春瑩正是其間轉變的代表人物。

其中有兩種觀點比較有代表性。一種觀點是正面評價,積極回應,為中國外交風格轉向感到振奮,讚許中國外交變得更有骨氣和擔當。另一種觀點則深感憂慮,擔心中國外交會被民粹和狹隘民族主義裹挾,自我膨脹,滑向自負,進而招致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不適應、猜疑、疏遠和圍堵,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宏偉理想有害無益。

在筆者的有限接觸中,持第一種觀點的人多為中青年知識人,其中70後、80後較多。他們大多成長於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崛起時代,未曾經歷反右、大躍進和文革,對於國家發展道路、制度和政策有更多體認。尤其是在年輕一代西方留學回來的知識人中,許多人都比較認同中國體制和政策,認為西方並非其宣稱的那樣遵循普世價值,在意識形態化的宣傳下現實利益才是西方政治的內驅因素,西方的自由主義民主體制問題叢生、危機四伏,西方社會的狹隘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娛樂至死、種族歧視、貧富分化和西方中心主義等問題十分嚴峻。

正因這樣,在這類知識人看來,中國更多在國際場合單刀直入、針鋒相對,恰恰是有力維護國家尊嚴和整體利益的體現,是綜合國力持續增長後的自然反應。他們認為中國早已是房間裏的大象,再也難以韜光養晦,不論是綜合實力還是文化、意識形態、體制,都已經嚴重挑戰到美國長期主導的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秩序,中美結構性矛盾難以避免,這也是近年來美國對華打貿易戰,頻繁拿人權、自由民主發難中國的深層原因。

與持第一種觀點的人不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在中老年知識人當中比較常見,他們大多經歷過反右、大躍進和文革,對於中國曾經遭遇的陷阱和出現的困難有切身體會,急切盼望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能遵循鄧小平說的韜光養晦,踏踏實實地發展好自己,對外要懂得隱忍和團結,對內積蓄力量,着眼長遠。

在他們看來,中國雖已經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工業國,但仍然與美國存在相當的差距,因此要明白小不忍亂大謀,盡最大努力維護與美國的互信關係,為中國進一步崛起創造有利外部環境。他們認為,相較於一時一地的勝負和意氣之爭,中國能不能最終全面超越美國,成為人人樂居之地,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才是關鍵。

持第二種觀點的中老年學者是持第一種觀點的中青年學者的師長輩,兩代學者之間的分歧是中國社會思潮變化的投射。持第二種觀點的中老年學者往往擔心持第一種觀點的中青年學者激進魯莽,過於認同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容易讓國家吃大虧。而在持第一種觀點的中青年學者看來,他們的師長輩,儘管有着他們難以比擬的憂患意識,但有時未免過於謹慎、保守和悲觀,看不到時代變化,有落伍之嫌。

近年來,外界對於中國外交風格的轉變存在不同看法,併為此爭論不停。圖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Twitter@MFA_China)

筆者曾追問一位青年學者,你真的認為你們的觀點一定是對的,而你們師長輩的觀點一定是錯的嗎?他的回答很坦誠,他說在最終結果出現之前,難以去說孰對孰錯,如果最終歷史的發展印證了師長輩的觀點,那歷史自然會責怪我們當時的觀點是如何衝動魯莽,反之,如果最終歷史的發展印證了我們的觀點,那歷史自然會認為師長輩謹小慎微,而我們在今天造成的種種誤解和爭議都會得到合理化解釋。

應該說,上述兩種代表性觀點都各有依據和道理,背後都不乏大批的支持者。放在更大視野下審視,這兩種觀點看似矛盾,本質上都是為了中國發展大局和整體利益。持第一種觀點的人,縱使再怎麼不認同他們師長輩的主張,都不得不承認只要有可能,韜光養晦都是崛起過程中最有利的選擇,只不過現實環境發生改變,難以簡單沿襲韜光養晦。

只要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中國發展大局,那麼但凡有助於揭示風險,避開陷阱,抓住機會,補足短板,壯大自身的觀點,都應該秉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畢竟,歷史的發展並沒有那麼多的絕對和必然,多一種言之有理的參考性觀點,中國才會多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