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進體制.二|博士生棄高薪奔向教職 學歷愈高愈往體制跑?

撰文:蔡苡柔 姜庚宇
出版:更新:

《香港01》在系列報道上一篇中透過拆解數據,指出內地傳媒日前廣傳的「2021年七成清華畢業生進入體制內」是誤讀。事實上,2021年內地全體畢業生中,選擇進入「體制」(公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營企業)的比例約為34%,其中,清華畢業生選擇進體制的比例,近年落在24%到34%之間。而北大2019的數據則顯示,進體制者佔全體畢業生的28%。

所謂「進體制」,不少人會理解為進入公家機關,但其實在許多內地民眾的認知中,進入大學從事科研、擔任教職等亦是「入體制」。此外,值得探討的還有清華北大生「學歷愈高愈青睞體制」說法的真偽。

近年來,有不少清華北大博士生擔任教職的報道,相關話題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所謂「學歷愈高進入體制者愈多」的現象,又該如何分析和解讀?

疑問一:「進體制」就是進入公家機關?

在系列專題第一篇中,《香港01》拆解所謂「2021年七成清華畢業生進入體制內」的說法,其實是該屆畢業生中簽訂「三方就業協議」的3669人中,有7成「進入體制」,而進入體制則包括在公家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機關等)、國有企業服務。

從2021年的報告可以看出,清華本科畢業後簽三方就業者中,進入黨政機關的比例為12.2%,進入科研單位的有7.2%,進入國有企業的則有26.9%。三者加在一起,所謂「進入體制」者達46.3%。

而在清華碩士畢業生簽三方就業的人當中,進入黨政機關的有21.1%,進入高等院校的有1.1%,進入科研機關的有4%,進入國有企業的則有31.1%。四者加總,入體制者達57.3%;而在博士畢業生中,10.3%在黨政機關任職,39.8%在高等院校工作,進入科研機關有9.9%,進入國企有14.7%,總計入體制者達74.7%。

(01製圖)

上述數據中,有三個值得個關注的點。首先,雖然被統稱為『體制內』,但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軍隊間其實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每個畢業生職業選擇時的權衡也各異。

其二,2021年清華畢業生「簽三方就業」的人當中,確實有學歷愈高入體制比例愈高的情況,但因為該數據並非呈現所有畢業生就業狀況,內地傳媒所稱「清華大學畢業生學歷愈高,進入體制者愈多」並不合宜。第三,博士生前往高等院校任職的比例高達39.8%,這樣的現象早前就曾引發內媒關注。

疑問二:學歷愈高愈樂意進入體制?

去(2021)年12月,29歲的清華博士畢業生龍明珠拒高薪赴深圳當中學老師一事,引發網絡熱議。龍明珠2020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擇業期間亦收到華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統稱)及一些研究所的邀約,然而她最終卻選擇到深圳一間中學當數學老師。

據《21世紀財經報道》報道指出,近年大量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博士、碩士畢業生湧入教師隊伍。被稱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深圳中學介紹,2020年共有66名畢業於世界頂尖學府的新教師加盟。

龍明珠當中學老師引發熱議。 (網易)

據了解,所有新教師均為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及以上學歷佔比超過40%。按新教師的畢業院校來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畢業生佔半數。另一個新的趨勢是,名單中出現了愈來愈多牛津、劍橋等海外名校畢業生。

除了教職之外,碩博士生進入體制比例較高,也跟進入科研機構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這些崗位本來就需要較高的學歷,本科生不符資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與西方最尖端的科研機構往往由私人企業贊助的情況不同,在中國,最優秀的科研機構基本都是國家出資。

1994年出生的小池正在英國律師事務所實習,同時是北大和清華校友的他透露,就自己的觀察而言,身邊真的有愈來愈多學生願意進入體制工作,有成績特別優秀的學妹在畢業後選擇進入外交部,「進入體制」確實成為一種潮流。小池說,其父母也常要他回國,惟他專精的領域目前在英美比較有發展空間,不然對於回國也是「有點心動」。

對於在簽三方協議的人當中,「學歷愈高入體制愈多」的現象,小池指這只反映部分畢業生的情況,不過單就其觀察,碩博生比本科生更青睞體制也屬合理,「因為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可能會再出國讀碩士,也可能先實習或休憩,甚至乾脆自己創業」,而且選擇在清華或北大讀碩士或博士的人,「多半一早就將進入體制作為未來的職業規劃考量」。

台港學生赴陸讀碩博 求職路各不同

曾在北大政治系就讀博士班的台灣人張文凱也認同小池的說法,即很多人考取清華北大碩博士目的就是考量就業。他說,不同於台灣,香港人去中國大陸念碩博班者不多,「但會過去讀的大都有在那邊找工作的打算,求職很積極,尤其是在北大讀碩士的港生」。

近年許多清華、北京大學博士生選擇擔任教職。(VCG)

張文凱解釋,跟台灣碩士常常要讀三四年的情況不同,碩士在大陸多被視為就業的跳板,「所以去讀碩士的人常常邊讀書邊找工作」。但是香港人和台灣人在北大讀碩博士,往後的就業路徑不太一樣,香港人「進體制」的相對多,台灣人則少,「很多體制內的涉密機關不會讓台灣人進入」。

張文凱表示,他認識的北大港生中,有人選擇就職香港駐中央機構、「一帶一路辦公室」,也有人到與國際組織有關的政府機關工作,「一般來說既然選擇去大陸讀書,就會選擇繼續在大陸工作」;而北大的台生雖然未選擇「進入體制」,但也「多半會留下工作」,因為「北大的人脈資源可以幫助他們創業賺錢」。另外,北京大學的文憑比起台灣各間大學,也更受到頂尖外企青睞。就其觀察,北大的台灣生選擇去外企的佔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