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省級政府人事大盤初定 地方兩會僅餘天津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每年集中在1月舉行的省級地方兩會,往往被看作是3月初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的縮影,為研判當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瞻性數據佐證。目前除了天津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將兩會會期延遲至2月11日開幕,中國大陸其他省級地方兩會均已閉幕。

一、省級政府人事大盤初定 10位政府一把手去代轉正

人事議題是2022年省級地方兩會一大看點。最引人關注的,是10位省級政府一把手去代轉正,這些官員是西藏政府主席嚴金海、河北省長王正譜、浙江省長王浩、江西省長葉建春、重慶市長鬍衡華、遼寧省長李樂成、江蘇省長許昆林、廣東省長王偉中、福建省長趙龍和新疆政府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他們均於2021年下半年履新代省長(市長、政府主席)。

從年齡上來看,1967年9月出生的趙龍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年輕的省級政府一把手,也是這10名省級行政主官中唯一的「65後」。從任職經歷來看,這幾位新任地方政府大員們則各有特徵。

王正譜、葉建春從中央空降地方。王正譜曾任中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國家鄉村振興局首任黨組書記、局長。2021年10月,其「空降」河北,擔任河北省代省長。葉建春曾任中國水利部副部長,2021年2月「空降」江西,擔任江西省委副書記,同年10月任江西省代省長。

胡衡華、王浩、李樂成跨省履新。胡衡華曾任陝西省委副書記,2021年12月跨省履新重慶市代市長;王浩曾任陝西省西安市委書記,2021年9月任浙江省代省長;李樂成此前一直在湖北任職,曾任湖北省副省長,2021年10月履新遼寧省代省長。

王偉中、許昆林、趙龍央地經驗豐富。

王偉中曾在中國水利電力部、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科學技術部等部門任職,2014年空降山西,2017年跨省履新廣東省深圳市委書記,2021年12月開始任廣東省代理省長。

許昆林早期曾在中國國家物價局、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和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機構工作,2017空降上海,2020年履新江蘇省蘇州市委書記,2021年10月任江蘇省代省長。

趙龍曾在中國國土資源部、自然資源部任職,2020年7月空降福建,任福建省副省長,6個月後兼任廈門市委書記,2021年10月開始任福建省代省長。

嚴金海和艾爾肯·吐尼亞孜兩位自治區主席則長期在地方任職。嚴金海長期在青海任職,曾任青海省副省長,2020年7月跨地區履新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2021年10月任西藏政府代理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則一直在新疆本地任職,2021年9月轉任新疆政府代主席。

就此,大陸省級行政大員人事基本盤初定。另外,此次省級地方兩會上,至少有7位省級黨委書記當選省級人大常委會主任,9人當選為新的省級政協主席。

二、江蘇浙江加速追趕 天津繼續無緣城市GDP前十強

經濟方面,作為中國GDP排名前四強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的GDP數據備受關注。

廣東自1989年始連續33年領跑全國,2021年依然穩坐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寶座。2021年廣東GDP已達12.4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根據2021年美元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6.45進行換算,約合1.9萬億美元,超越了GDP排名全球第十的韓國。

中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正在悄悄縮小跟廣東的差距。2021年,江蘇GDP邁上11萬億元新台階,達到11.64萬億元,增長8.6%,增速快於廣東。略高的增速下,江蘇GDP跟廣東的差距由前一年8,000億左右縮小至7,700億左右。

展望2022年,江蘇和廣東兩省經濟發展的角力還將持續:廣東在2022年省級兩會上公布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5%左右」,而江蘇則為「5.5%以上」。

廣東、江蘇之後,山東和浙江的GDP也分別突破8萬億和7萬億,分別達到8.31萬億和7.35萬億。作為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浙江,在經濟發展增速上快于山東,追趕勢頭同樣明顯:山東將2022年GDP增速定在「5.5%以上」;浙江則將GDP增速目標定在「6%左右」。

在投資方面,廣東明確指出「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江蘇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着力抓好220個省級重大項目特別是百億級標誌性項目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等重大項目。山東將推出2,000個省級重點項目,持續擴大項目投資。浙江表示要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

江蘇、浙江還明確將「數字經濟」作為2022年經濟發展重點之一。浙江提出要全力推動深化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做大做強數字安防、集成電路、智能計算和智能光伏等產業。江蘇指出要支持5,00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鼓勵優秀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大型平台輸出「智慧腦」來帶動中小企業轉型。

此外,2021年中國GDP十強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與2020年排名一致。其中北京、上海2021年GDP均超4萬億元。目前,全世界GDP超過4萬億元的國家和地區有20多個,北京和上海可謂一城比肩一國。

位於天津市海河邊的城市地標性建築高達336.9米「津塔」,與寓意城市開放之門的超五星級聖•瑞吉斯酒店「津門」等建築組成。(視覺中國)

天津2021年以近1.57萬億元人民幣的GDP,與南京相差約660億元,再度無緣中國全國十強。天津市統計局1月20日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天津2021年的GDP總值為15,695.0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3.9%。

2018年1月11日,天津濱海新區宣佈擠出GDP「水分」,將2016年的GDP從10,002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這相當於濱海新區2016年GDP縮水三分之一。有輿論戲稱,「濱海新區變賓每新區。」從此,天津的GDP排名開始了大滑坡——接連被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超越,2020年跌出前10名。天津近幾年的經濟落寞,到底是起跳前的深蹲,還是一蹶不振的跌落?兩種觀點爭論不休,各有理由。

總體而言,2021年中國各地經濟持續恢復,但是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就如2021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稱,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所以,2022年省級地方兩會上,多省下調了經濟增速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努力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成為各省級地方政府普遍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