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已進入關鍵階段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2月17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刊文大談中共二十大籌備工作,即黨代表選舉中的民主程序問題,這距離中共2021年11月六中全會後公布《關於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就中共二十大做出整體安排,已然過去3個月左右,顯示中共二十大籌備進入關鍵節點。

同時,稍早前,香港媒體亦根據歷次黨代會報告的起草周期,判斷說中共二十大報告或許已在不久前開始起草。

一個人事、一個黨代會報告,這是歷次黨代會的重頭大戲,接下來半年時間,應不斷有密集消息公布。

在人事安排方面,最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中共層層黨內合法程序,使得合乎需要的人脱穎而出。

這些年隨着實踐的發展,中共也在不斷調整手段:10年前的中共十八大首次採用了差額考察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的方式,而黨代表選舉差額更是提高到不少於15%,這基本延續的是擴大民主範圍的邏輯。

中共十九大實際上作出了調整,為了克服周永康、令計劃等人的勾票操作,淡化選票的作用,首次採用了談話調研的方式來醖釀中央領導層的人選。

根據新華社事後刊發的報道《領航新時代的堅強領導集體——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彼時習近平本人與前後談話了57人,中央有關領導人聽取了258人的意見,中央軍委負責人亦聽取了32人的意見……

個別談話一般在兩三個月內完成,被談話者通常為省部級高官,「沒有限定推薦人數,了解多少就談多少,怎麼想就怎麼談,實事求是,暢所欲言。」

至於此次中共二十大如何安排,又會有怎樣的制度創新,現在還很難窺測到。上述2月17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在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中進一步提高黨內民主質量和實效》也提到了推薦提名、組織考察、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和會議選舉等五個環節的注意事項,然而其措辭大約與5年前相比,變化不大。

原則既定,接下來便是實際操作的問題。

2021年10月底至12月底,全國14省市已完成地方黨代會換屆,接下來2022年6月底前,其他省市區也將完成換屆。與此同時,包括其他選舉單位的換屆完成,將為中共二十大2,300名代表的產生奠定準備。

如不出意外,今次黨代會的「兩委」(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建議名單、中央領導層名單也將在6月底前後經過個別談話、斟酌醖釀後產生。

屆時,「兩委」名單必然仍將採取差額選舉的形式,由黨代會主席團確定差額比例,進行選舉。

黨代會報告的起草也是極為耗費時間的,此前習近平本人已經連續在十八大、十九大兩次擔任報告起草小組部長,料想此次仍將由其本人擔任。

2017年1月,中共宣佈成立文件起草小組並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提出總體要求,基本上就是「點題」和部署。

5月初,報告框架方案形成並呈報,作為文件起草小組的習近平這時再次舉行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匯報和討論,就整體框架做出一些原則性的調整要求。

6月底,隨着報告起草基本成型,文件起草小組將再度舉行全體會議便就一些關鍵論述做討論和調整,當時習近平也會發表看法。

進入7月中旬,報告草稿撰寫完成,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成員將會密集召開會議審議報告稿,反覆討論,並聽取各方面的反饋意見,進行修改。

最後,報告稿將放發到各省區、各大單位,徵求意見,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層也將與專家學者、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等代表座談,進一步聽取其建議,以便做最後的完善……

總之,這套工作將與人事工作用時相當,當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十九屆中共中央最後一次中央全會即七中全會也將在中共二十大前召開,確定二十大會期、議程等等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