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直飛台灣傳達軍事合作 解放軍首次使用「練兵備戰」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蔡英文5月31日在台總統府接見到訪的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提及美國國防部正積極研議國民兵與台灣的合作交流,並稱達克沃斯亦有提案,支持美軍的印太部署要優先因應台灣安全情境。達克沃斯致詞時回應,此行她要特別強調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支持。兩人的說法引起西方媒體關注,相較於台灣媒體側重於美台經濟合作,路透社則以美國國民兵擬與台軍合作作為報道。

由於事涉台美軍事合作敏感議題,台海情勢受到牽動。5月30日解放軍出動30架次、9種機型的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據台方說法,這是今(2022)年數量第二多的一次巡航。解放軍東部戰區則於6月1日發布消息,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種聯合戰備警巡,直指係針對「美台勾連採取的必要行動」,並首次使用了「練兵備戰」一詞,針鋒相對體現了情勢恐非台灣內部所感受的那般「風平浪靜」。

達克沃斯:力推美台軍事合作常態化

拜登5月23日在日本一席「願出兵防衛台灣」之說,掀起地緣政治的軒然大波。才經過一個多星期,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率團訪台,外界好奇此行目的,是否為台灣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成員,以及美台安全合作等項目,捎來美方的口信。

事實上,達克沃斯其人其事就是一個訊號。曾於去(2021)年6月隨團訪台的她,該年7月即與康寧(John Cornyn)等人聯名提出《台灣夥伴關係法》(Taiwan Partnership Act),呼籲美國國民兵與台灣成立夥伴計劃,並鼓勵雙邊防衛官員提升交流,台外交部對此表示感謝。

同年8月,達克沃斯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場對談活動上,將她的構想講得更為明白。她稱高度關切「中共將試圖奪取台灣」,美國國會要讓中方了解奪台成本甚高,在精算過後連試都不要試。她提議將台灣加入美國國民警衛隊的「州夥伴計劃」(State Partnership Program),讓台灣與美國某州合作,聯合軍事訓練並整合,使之成為一種常態關係,若發生事態需要美軍,雙邊合作不需從零開始。她也表明,在當年審查《國防授權法》時進行提案。

果不其然,美國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中,在1243條即提到美台國民兵合作。2022年1月進一步傳出,美國以夏威夷州作為對台「州夥伴計劃」的首選。台防部亦曾向國民黨立委證實,已獲美方支持初期成立一個與美國民兵常態性交流及協調窗口,而台防部在夏威夷壇香山設有編制4人的軍事聯絡組,且國安單位也派有軍職協調官,因此鎖定夏威夷最為合適。

此外,「州夥伴計劃」按慣例由一州國民兵部隊,認養和推動與責任地區「常備正規部隊」進行交流,以減輕美軍聯邦常備部隊負荷。據了解,台灣方面則希望藉此計劃促成「後備部隊」與美國州國民兵交流;也有官員透露,台方或將以「常備」加上「後備」的模式與美方共同進行交流。

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斯(前中)、沙利文(Dan Sullivan;前左二)和昆斯(Chris Coons;前右二)曾於2021年6月6日上午7時許搭乘美軍C-17運輸機飛抵台北松山機場,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右一)前往接機。(AP)

由此來看,經過將近一年的鋪陳,美台透過「州夥伴計劃」進行實質軍事合作交流的新型框架,或已成形並箭在弦上。發動者之一的達克沃斯在此時機親赴台灣,與蔡英文的發言前後呼應,亦可見一斑。

至於何以選定美國國民兵作為美台軍事合作的枱面對象,可能有着在兩岸關係避人耳目的味道。因為美國國民警衛隊雖不同於美軍,但其軍事裝備不亞於現役部隊,戰鬥能力還曾被派至海外支援反恐戰爭。就此性質來看,正好符合拜登(Joe Biden)政府當前「切香腸」式的對台做法,表面上可對北京宣稱未改變一中政策,實質上又與民進黨政府推進劍指北京的軍事動作。

戰備警巡:對美台的練兵備戰常態化

不過,這張美台合意的「台灣牌」,一向為中國大陸所警惕。美台自認為聯合對抗「中共威脅」,但卻激化了台海局勢,看在北京眼裏,勢必要做好美台越過紅線的預防,軍事上的應對當然需要相應提升戒備。

可以看到,去年11月兩團美國跨黨派議員接連訪台,當時解放軍東部戰區相應舉行聯合戰備警巡,並持續在台海方向為之。而此次達克沃斯訪台,緊接在拜登「防衛台灣」說法之後,東部戰區更在一周之內組織兩次戰備警巡,相隔時間之短、次數之頻繁,且不再像早期僅言「例行演練」,而是直截了當表明針對美台動作,已經成為了「新常態」。

東部戰區從2020年9月開始發布「戰備警巡」的訊息,明確指出就是反獨促統的「必要舉措」,有時依情勢還會加上「實戰化演練」。今次因應達克沃斯訪台的戰備警巡,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的說法言及戰區部隊持續加強「練兵備戰」,則是在相關新聞發布中首見,值得關注。

首先需要釐清「戰備警巡」之意。中共官媒曾經釋出殲-20巡航訓練畫面,藉此證實已實現「戰巡東海」與「警巡南海」的常態化。根據內地軍事評論員宋忠平的解讀,「戰巡」可以理解為「戰備巡航」,「警巡」可以理解為「警戒巡航」。兩者相較,前者等級更高,更加突出實戰化、全狀態巡航,執行任務過程中一旦發生突發事態,可以立即遂行作戰任務;而警巡則相對更注重警戒、預警和巡邏。

就此而言,東部戰區在台海組織的「戰備警巡」,應是「戰備巡航」與「警戒巡航」合而為一,同時展現實戰能力與警戒巡邏的雙重意義。此外,《解放軍報》今年1月曾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施行一周年綜述,其中有個段落明言:

台灣海峽,海空編隊實施聯合戰備警巡,檢驗提升多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演練準備就是作戰準備,演練狀態就是作戰狀態,聯合演兵不再是單純的訓練活動,已經成為推進備戰、提升能力的準備過程。聯合訓練這個充滿力量的「源頭」「幹流」,正在牽引、帶動軍事鬥爭準備深入推進、蓬勃發展,充分釋放以訓載戰、以訓促備的作用功效。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施行一周年綜述
2021年1月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師組織新年度首次飛行訓練,圖為某型反潛巡邏機進入起飛航道。(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以上這段以「寓戰於訓,呈現訓備『一體態』」為標題的文字,其實已經很明確地指明,「戰備警巡」同時具備了「實戰演練」、「警戒巡邏」與「武裝警告」三層涵義。換句話說,練兵就是為了備戰。此次施毅在發言中強調了「練兵備戰」,等於是把話說得更直白,隨時做好戰爭邊緣的應戰準備。

進一步言之,解放軍在台海「戰備警巡」的常態化,還說明了這些動作已經不是為了單一事件所做的一次性反應。而在將美台大小細節都視為台海軍事博弈這場大局的一步,從而步步為營的全盤考量,對於美國可能介入程度的深淺都有所預備,熟悉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境,形成「震懾為輔、備戰為主」的策略格局。

美台官方互動與軍事合作交流的「常態化」,想要對中國大陸帶來威懾嚇阻的效果,但忽略了北京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統一的決心與意志,因此反而促使解放軍「戰備警巡」的備戰常態化。台海戰爭風險一直都存在着,關鍵在於會是誰按下開戰的啟動鈕。解放軍把「備戰」放到枱面上來說,不過只是揭露了平靜水面下的暗潮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