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台灣成為蔡英文肩上的那管火箭筒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端午佳節臨近,蔡英文6月2日上午特地視察台灣海軍陸戰隊六六旅等單位。一張照片在台灣傳媒和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蔡英文一肩扛起台製紅隼反裝甲火箭筒,眼神肅穆帶有殺氣。隨行媒體詢問她會不會覺得重,蔡英文說「不會」,更表示「我就在試它的重量,蠻好操作的」。

據了解,這款紅隼反裝甲火箭,係由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製造,重量約5公斤,口徑66公釐、射程400公尺、穿甲厚度40公分。台國防部預計推出紅隼第二、三代反裝甲火箭,宣稱穿甲力將達50公分,可完全擊穿解放軍99式主力戰車前裝甲。

不過,蔡英文之所以說「好操作」,台灣軍事專家邱世卿一語道破了玄機:「因為裏面是空的……」。

蔡英文以台灣三軍統帥之姿,扛起未裝彈的火箭筒,既如她所言勉勵台軍「堅守崗位、守護國家」,同時也隱喻着台灣未來命運的想像。

在蔡英文政府「抗中保台」的既定路線下,與美國當前遏制中國的戰略看似「完美結合」,因此執政者把台灣的發展前景幾乎都押寶在了美國身上,甚至不惜以一切的代價,只為換來美國關愛的眼神。

然而,萊豬開放了,民眾們也無怨無悔地聽從台外長吳釗燮的指令「需體諒美國,不要添麻煩」,結果換得的是未納入引頸翹望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以及對台軍售項目的轉向,還有白宮與國務院不斷澄清「一中與對台政策不變」;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對華政策演說,也重申了「美國不支持台獨」、「更不是要引發新冷戰」。

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拜登(Joe Biden)政府拱火卻不參戰的姿態,台灣社會都看在眼裏,從而各項民調對於美國的信任度都在下探。當然,認定追隨美國這台戰車的民進黨政府不可能輕易鬆手,而美國更樂於這張緊貼於其的「台灣牌」,時不時不忘給台灣幾句温暖無比的甜言蜜語。

就像6月1日晚間,台灣官方突然說要召開一場「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重大成果」的記者會,在背板上特意並列了台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美國星條旗,台上官員一字排開,得意地宣佈《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隨後官媒中央社發出學者採訪稿,稱該倡議「顯示台灣地位大躍升」、「新倡議是迷你IPEF概念,重要性遠大於協助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云云。

台行政院6月1日晚間宣佈台美雙方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行政院提供)

然而,看在民眾眼裏卻又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台媒刊出快評,指倡議裏的11個議題「史上內容最空泛」,質疑「IPEF落空了,BTA、FTA也沒有,只畫了貿易協定談判前路徑圖的一個大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則撰文評論,直指「這樣的新倡議實在沒鳥用,宛如美國老大邀朋引伴開大會,擔心台灣嚇到來賓,不讓我從正門(IPEF)進去,老美施捨一個狗洞,讓台灣也可在邊陲地帶吆喝,過過乾癮。」戰略專家張競也在臉書(Facebook)提問,「洋洋灑灑十一點,不知牛肉在何處,問問企業可有感?」

可以看到,美國給台灣的種種承諾,就像蔡英文肩上那管火箭筒,看似能夠「保衛台灣」,結果裏面根本是空心的。唯有一項是實在的,就是要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在此之下,美國對台灣毫不避諱予取予求,包括國會議員直接在台總統府當着蔡英文面強推80億美元的波音787客機訂單。美國想把台灣複製成另一個烏克蘭,隔岸觀火利用台灣引誘北京陷入戰端、阻礙中國崛起,可是各種「口惠實不至」,反而讓民進黨政府錯判形勢,帶着整個社會繼續沉睡,從而掉進更大的認識誤區。

所以蔡英文選擇在台灣飽受疫情摧殘而民心失意苦悶的當下,在媒體鏡頭面前扛起那管火箭筒,重新凝聚起同仇敵慨、一致對外的「抗中」集體意志。火箭砲筒朝向何方,她的眼神已經流露出不言而喻的答案了。

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紅隼單兵武器,包含「反裝甲」及「攻堅」等兩類攻擊方式,提供台軍地面輕裝與支援部隊基本之反裝甲及攻堅戰力。(中山科學研究院網站)

不過,根據研製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的說法,紅隼單兵武器系列乃設計用於遭遇城鎮戰、陣地戰之建築物與碉堡等場景時,提供適當之攻擊火力。而反裝甲的戰具與戰力,本身就是運用於城鎮作戰的。換句話說,倘若戰爭開打,蔡英文所輕易舉起的火箭筒派上用場之時,已經意味着解放軍登陸成功,進到近期部分美方人士所鼓吹的巷戰階段。但關鍵問題是,台灣在戰略縱深上並不如烏克蘭,真的要打到巷戰時,等於百姓民眾都要成為肉盾砲灰,「保台」變成了「毀台」。

鞏固團結意識本是三軍統帥職責所在,但是那管「好操作」的火箭筒,其實沉甸甸地提醒着蔡英文及其執政團隊,台灣切莫自欺欺人,誤以為自己真與美國「同島一命」,卻忘了「台灣牌」不過只是美國對華博弈裏的「消耗品」。別讓台海局勢惡化到火箭筒裝彈開火之時,才是真正的「保台」之道。